Quantcast
Channel: 36氪
Viewing all 108563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专线公司盘踞的干线零担运输市场效率何以提高,听物流小秘如此解读

$
0
0

中国公路货运行业在2014年创造价值为5万亿元,其中有将近30%的份额由零担货运市场贡献,创造价值达到1.5万亿元,创造价值的主体大致有两类:网络型零担物流公司和专线公司。以德邦和佳吉为代表的网络型物流公司的市场份额占零担市场总份额的不到10%。

剩下90%的市场份额由专线公司占据,目前国内有100万家专线公司

专线公司负责运输的货品种类特别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公路货运物品。一百万家专线公司是什么概念?举几个不恰当的类比例子,全国肯德基的店数不到5000家,全国的出租车总数不到200万辆,微信平台的微信公众号有1000万个。

专线公司主要服务的对象是第三方物流公司,整个业务流程是这样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从客户手中接到货物送到专线公司手中,专线公司从多个物流公司揽货,再把货装配到找来的个体户司机的货车上,货车负责把货运到目的地,货车达到目的地后专线公司把货车上的货卸下来,再装载到各个分流的货车上。

用一图概括为(来源:物流小秘)

Image title

不过由专线公司支撑的零担货运市场效率却不高,因为专线公司只负责安排单边的运输,大量的货车在完成单方向的运输工作后,需要花很长时间在目的地等待下一单业务。根据国内创业公司物流小秘统计,货车的有效运营率只有30%,有效运营效率低导致货车方不得不把等待的时间算入成本之中,最后由专线公司买单。

国内创业公司物流小秘想通过搭配双边和多边的用车需求统一调配货车来降低等待时间,提高货车的有效运营效率,还能降低平均每单的成本。因为除了柴油费和过路费以外,货车的一大部分成本,例如保险和人力成本,是固定成本,并不会随着路程增加而增加。因此,对于货车来说,效率高的跑往返可以创造更多利润。当然,专线公司也能从中低价中获益。

为了提高货车有效运营效率,物流小秘要把用车需求集中起来,之后把往返的需求匹配起来,再把这些匹配好的需求分配给货车。

小秘推出了三种服务:小秘专车、外调车和用熟车。小秘专车类似于滴滴专车,专车司机相当于物流小秘公司的全职员工,完全按照公司统一的安排和调配;外调车更像滴滴快车,用来满足专线公司即时的用车需求;而用熟车服务类似一个用车管理系统。

Image title

三类服务的背后是小秘对专线公司业务的思考。

物流小秘考虑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线下的需求搬到小秘平台上。因为整个业务涉及的主体只有两个,一是司机,再是专线公司,只要专线公司在线上发单,司机一定会在线上抢单,所以关键是把专线公司拉到小秘平台上,也就是专线公司找车的习惯转移到线上。

想改变一种固有的行为习惯,物流小秘从专线公司线下操作的痛点做起。

专线公司找车有两个痛点,一是存在手机通讯录或者名片里的货车司机和货车信息没有实现信息化,不能检索、不易更新、不易维护;二是专线公司需要打电话确认货车的实时位置,效率不高。

因此,物流小秘的三类服务之一——用熟车,是一个管理工具的产品形态,专线公司把常用车的信息转移到小秘上,通过小秘实现信息化管理信息和实时查看货车位置的目的。用熟车的设计初衷不光是解决上面提到的痛点,更多的意图在于增加专线公司使用物流小秘的黏性,从而增加使用其他服务的转化率。

只是把专线公司集中到平台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鼓励专线公司在线上发单和司机在线上抢单,从而逐渐转化成使用小秘专车和外调车服务。

小秘利用蜜币这种类补贴的方式刺激专线公司发单以及货车司机接单,蜜币可以在蜜币商城里兑换奖品。这其中有个关键点,对于物流小秘来说,单纯的订单信息没多大价值,物流小秘为了匹配需求最需要的是行驶数据。为了获得全程数据,物流小秘在行驶的过程中设置连续的任务,用蜜币刺激司机不断完成任务。

对于物流小秘来说,小秘专车服务是目前和未来发展重点。

更直白地说,专车服务是物流小秘主要的获利方式之一,具体来说,物流小秘作为介于专线公司和货车司机的第三方平台,打算从中赚取1%~2%的管理费。

目前,物流小秘已经在全国26个城市,包括北京、广州、成都、济南和无锡,完成初步的业务推广,积累了30万卡车司机、300万全程订单和15亿个定位轨迹的数据。今年年底专车数量目标达到100辆,明年年底达到2000辆。

Image title

就在前段时间,物流小秘和陕西汽车集团达成合作,通过经营性租赁的方式从陕汽取得100辆重卡,把货车交给需要货车的货车司机营运,这些货车将成为小秘专车运力的一部分。

最后,物流小秘的创始人兼CEO魏亮是卡行天下的联合创始人,加入卡行之前在IBM从事供应链咨询,CTO张晓磊同样来自卡行天下,曾就职微软,BD负责人霍涛来自滴滴出行。

如果你对物流小秘感兴趣,欢迎和我讨论,扔邮件至fanyumeng@36kr.com


外卖大战蔓延到了欧洲,CaterWings 做 To B 的外卖服务

$
0
0

Image title

欧洲的创业者似乎一直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最近一家伦敦的公司CaterWings开展了一项 To B 的外卖服务。打通了公司用餐和餐饮提供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早在今年的 4月 份,国内做 To B 的外卖公司,美餐拿到了来自大众点评的 C 轮 1.4 亿元的融资。

在市场需求方面,虽然 CaterWings 和美餐都是为公司提供用餐服务。但是 CaterWings 主要提供的是高质量的餐饮服务,包括公司午餐和会议期间的用餐。而国内的美餐提供的服务相对要更加多样化,其服务包括企业招待期间的高端自助餐服务,员工自订餐,还有桶餐(企业统一为员工的订餐)。

CaterWings 在业务运营方面,与国内的 To B 外卖公司一样,都选择了比较轻的运营模式。他们都是选择与餐厅合作的方式,物流也主要由合作方提供。主要是拿到公司需求的订单,然后将订单需求转给合作餐厅。目前为止,CaterWings 表示在伦敦已经有 52 家顶级餐饮提供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将能满足大量的市场需求。其在伦敦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公司自有的食堂和另一家今年早期成立的外卖公司 London’ s City Pantry。

CaterWings 和美餐虽然处于不同的市场环境当中,但是都选择了面对 To B 的市场开展外卖服务。相对于传统 To C 的外卖服务,To B 的外卖市场客单高,而且集中,物流成本控制方面相对 To C 外卖有先天的优势。但是 To B 的客户要比 To C 的客户要求要高,比如在时间要求上要做到准时准点。而在食品质量上,公司要对餐饮提供方做一定的把控。如果食品质量达不到要求,To B 的公司面临的是大单客户的流失。

【caoz 谈创业】先别着急嗤之以鼻,SEO 也分三层境界

$
0
0

编者按:本文作者曹政,常用 ID caoz,从事互联网十多年,技术大牛、数据控、历史控、考证控。曾参与创建一统统计、cnzz 站长统计,曾主持搭建百度商业分析支撑平台。文章首发于其微信公众号 “caoz 的梦呓”(微信号:caozsay),授权 36 氪发布。这个系列已经在其公众号上连载了 6 篇,本文是第三篇,前两篇见此

这几天看到好几个朋友问,案例呢,案例呢。我能理解读者的期待,但是说真的,正如两天前说的,很多东西真不能公开讲,更何况我自己也不敢说真的特别了解那些细节。 我今天会简单指出几个方向和相关案例,有兴趣的朋友请自行深挖。

没有人会手把手教你创业,别人没这个义务,很多东西你必须自己去研究。

流量获取的通道,就大方向而言,包括广告采购,搜索优化,社交营销,广告采购最大的一块是SEM,其他还有很多;搜索优化目前包括SEO和ASO,前者是针对搜索引擎,后者针对各种移动市场,但其实只要涉及搜索的平台,包括淘宝在内,都有搜索优化的空间。社交营销主要平台是微博,微信,朋友圈,陌陌等,海外是Facebook,Twitter,YouTube,Instagram,以及 Snapchat等。

SEM这块,很早之前 Google 和百度的广告系统还不够完善的时候,有很大的空子可以钻,2004年吴京川老师(百度元老,百度联盟的创始人,最早发现hao123巨大价值的人,当年我做统计系统也是受他影响和指点)讲 Google SEM 搜索套利模式的时候,我听的一愣一愣的,完全没听懂,等2007年我听明白的时候,这个市场已经过去了。简单点说就是,寻找 Google 搜索广告中价格被低估而转化效果好的长尾词,买这些广告,但不用做网站,直接放ebay的效果广告,说白了就是替 eBay买 Google 的广告,但是如果你数据玩的好,对转化率跟踪比较做的透,就可以赚钱,这个生意有多大呢?有个公司靠做这个后来卖了几个亿美金(有意思么,那时候几亿美金绝对不是小数字,但是国内的媒体上基本没人报)。但随着 Google 和百度广告系统的不断完善,这个空子基本没有了。

目前依靠SEM的很多是跨境电商,典型如做到上市的兰亭集势,此外香港上市的dx.com不确定对SEM的依赖度高不高。 想要具体了解SEM的有关数据,semrush.com 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数据网站。

下面说一下SEO,很多人对SEO有一种误解,认为追寻SEO就是骗取搜索引擎流量,是不入流的做法,特别是一些精英背景的创业者,往往听到SEO就嗤之以鼻,这是非常不对的。

SEO我讲过,分三层境界,获得热门词的前几名,是第一层境界,也就是大部分人对SEO的理解,提升搜索引擎的收录和权值,让网站在搜索引擎中有非常多的收录,每天获得大量的长尾词来路,是第二层境界,也是通常一些专业SEO服务公司的目标。而第三层境界是,让自己的品牌词成为热门词,在指数上有显著的体现,达到这一境界,你就不用担心搜索引擎会封掉你的站,典型如淘宝,很早就主动屏蔽了百度的蜘蛛,但是每天通过品牌词从百度搜索过去的用户多达数百万,这就是品牌的极端案例。

下面说几个关于SEO比较成功的案例,先说重量级的,在上市公司里,汽车之家是非常非常重视SEO的一个典范,58同城和赶集网当年在SEO上的争夺和投入都是非常巨大的,此外,同程旅游网对外接受采访的时候也公开说SEO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看到这些案例,还会觉得这是小儿科的东西么? 未上市公司里,4399的品牌强度是首屈一指的,去年估值几个亿卖掉的欣欣旅游早期在SEO优化上也是成绩斐然,当时著名站长夏天天给他们做过一次培训,边悦同学贯彻和操盘了优化的过程,(边悦后来自己出去创业,是个典型的实用主义创业者,靠SEM赚的风声水气,当然,媒体上看不到他。) 另外两个值得一提的案例,一个是麦包包,一个是名鞋库。这涉及一个“出淘”的概念,很多淘品牌发现淘宝上运营成本越来越高,对淘宝依赖性越来越强,所以很多商家也希望自建官网,减少对淘宝的依赖度,但是官网流量和用户哪里来?在移动互联网到来之前,只有百度是最大的流量入口,但大部分淘品牌,自建官网的流量运营并不顺利,而麦包包和名鞋库则是两个非常成功的范例,在三年前的样子,麦包包是所有淘品牌里百度指数最高的一个,而且是遥遥领先于所有其他淘品牌,操盘手是柳焕斌,柳焕斌离职后,目前似乎已经不再具有如此明显的领先优势,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百度指数上查询一下,时间轴拉长,对比麦包包和其他淘品牌关键词,看看当年的趋势变化。 名鞋库我记得在11年还是12年的时候,当时每天百度来路只有1000多而已,我跟他们市场副总裁韩步勇一向关系不错,还拿这个取笑过他们,但转年人家知耻而后勇,定下了每天百度来路6万的指标,通过和刑天SEO团队的深度合作,到年底的时候,竟然真的实现了。成为所有鞋类电商百度来路最多的平台,是的,超过了好乐买,也超过了当时的乐淘。仅此一项,每年节省广告费数千万,形成销售额数亿。而成本真的并不高。

SEO这个话题如果扯开实在太大,有兴趣的同学,除了多去看百度指数,百度热榜外,建议学习使用 aizhan.com,我前几年几乎每天都在aizhan.com上分析关键词,分析竞争对手的搜索来路构成。

说一个观点,我们天天讲产品要满足用户需求,什么是用户需求?产品经理拍拍脑袋就是用户需求么?为什么用户会去搜索引擎搜索?搜索行为不就是用户需求么?搜索的频率不就是需求的强度么?按照用户的搜索词频度去设计网站,定义网站的架构,不就是满足用户需求么?你连用户搜索行为都不分析,摆出一副高高在上,我只关心用户,不关心搜索的态度,你真的关心的是用户么?

还有一块是基于社交网络的营销,今天写的实在太多了,这个,留个念想,以后再写吧。

中美协商签订《网络军备控制协议》,禁止攻击关键基础设施

$
0
0

Image title

中美双方正在制定《网络军备控制协议》,双方同意在和平时期不率先使用网络攻击关键基础设施。这次协议一旦达成,就将会是新时期在安全领域的一个关键性的基础设施,它主要是为了应对那些秘密网络攻击、摧毁关键的基础设施和获取有价值的情报等行为。

《纽约时报》19日发声说,双方将在和平时期承诺不使用网络攻击关键性的基础设备,其中包括电力系统、通信系统、银行系统和医院等。《纽约时报》还提到,另一个官员说可能这次并不会详细提到禁止攻击基础设施的细节,只能说双方共同拥护这种行为准则,而很难有什么具体的行动。

关于《网络军备控制协议》的一些争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早在七月,中国同美国就已经颁布了协商计划。但是在这个协议中,双方都同意不使用网络武器来攻击基础设施,这可能会是规范新型战争的关键一步。

Google Now、Siri和Cortana的较量:比比看哪个更牛(上)

$
0
0

Image title

编者按:Google Now、Siri和Cortana就像拥有魔法一样,当你想要搜索的时候它们已经为你准备了一个答案。非常实用方便,但你好奇它们是如何知道你的需求的吗?近日《Search Engine Land》的创始主编Danny Sullivan他们的运作原理和区别进行了研究。

原文文章过长,为了保证阅读效果,本文分为上下篇,上篇主要讲述了其原理和依赖的数据;下篇主要谈了它们的数据来源和区别。

GoogleAppleMicrosoft都希望打造一款个人智能助手软件系统,它们分别推出了Google Now、苹果的Siri和微软的Cortana,都可以基于你想要分享的内容和你想利用平台预测你的需求。

隐藏搜索引擎

研究这些智能助手如何工作是一个很大的挑战。Google、Apple和Microsoft都有Google Now、Apple Siri和Microsoft Cortana专门的介绍网页,但网页展示的只是它们的功能,而非描述它们如何工作。

每款智能助手都会有一些隐藏页面,但它们并没有什么用处。Google Now的信息可以通过iOS和Android Google APP进行扩散,Cortana有一个单独的隐藏页面但仍然缺少细节内容;Apple的隐藏页面提到了邮件中如何避免广告但却忽略了说明Siri如何依靠邮件进行预测。

在开发人员的存储文档或是媒体采访中,总会提到“它是如何工作的”这一问题。我通过一些常用的工具来说明下它的工作原理。

Image title

预测和背后依赖的数据

这些APP的目的是帮助你,其中一部分的预测可以在你知道需要帮助之前就会为你提前准备问题的答案。

例如,Google Now经常会在我应该离开家或是酒店去往机场的时候提醒我避免误时。为了让这个神奇的事情发生,Google Now 需要了解:

我有一个航班预定。

航班在哪个机场。

我当前的位置。

Google Now依赖用户进行工作。Cortana也是这样但比Google预测范围小;Siri的最新版本可以同样的方式“主动”提出建议。

我写本文的目的是想要研究更深层次的内容,像是智能助手是如何了解到我们航班信息并作出预测提醒的?他们可以提供其他内容的建议吗?

首先我先研究主动与被动的帮助以及云端基础文件的存储这两个问题。

Image title

被动助手和主动助手

无论在虚拟世界还是现实世界,一个好的助手可以在你问之前就知道你的需求。不需要你解释任何事,它就会知道你想要的。这就是我所说的“被动”帮助。这些智能助手不需要你教它就可以预测你的需求。

在我提到的智能助手中,Google Now是最成熟也是最被动的。Google Now无需问你任何信息就可以进行预测。根据Google服务和信任程序内的衡量因素,它会找出它认为你想要而不想做的事。

Cortana和Siri需要更多主动的工作。它们从你的邮件里自动检测你的需求进行预测和提供建议。但和Google相比其限制更多,它们是基于你的选择为你推荐比较局限的新闻类别,而不是被动地探索你感兴趣的事。

Image title

云端与设备文件

所有的智能助手都需要建立一个关于你的文件。一些文件是存储在云端,你可以在不同的设备上获得相同的预测;但也有一些文件是存储在设备上的,这种情况下你的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会根据你同样的行为给出不同的预测和建议。

Google Now完全基于云端数据服务。无论是何种设备,只要登录Google都可进入查看云端数据文件。如果你从Android系统换成iOS系统,只要在Google Search App里寻找Google Now,即可找回所有历史信息。

Cortana也是利用云端存储文件。所以你可以像Google Now一样进行数据转移。

Siri是利用设备存储。Siri不支持设备之间的无缝过渡,如果你有iPhone和iPad,Siri不会在两个设备上以同样的方式工作,尤其是利用历史位置信息等方面的建议工作。如果你更换设备,由于没有之前的备份数据,你只能重新利用Siri进行预测和建议工作。

Google Now、Siri和Cortana的较量:比比看哪个更牛(下)

本文来源:编译自Search Engine Land

Google Now、Siri和Cortana的较量:比比看哪个更牛(下)

$
0
0

Image title

编者按:Google Now、Siri和Cortana就像拥有魔法一样,当你想要搜索的时候它们已经为你准备了一个答案。非常实用方便,但你好奇它们是如何知道你的需求的吗?近日《Search Engine Land》的创始主编Danny Sullivan他们的运作原理和区别进行了研究。

原文文章过长,为了保证阅读效果,本文分为上下篇,上篇主要讲述了其原理和依赖的数据;下篇主要谈了它们的数据来源和区别。

Google Now、Siri和Cortana的较量:比比看哪个更牛(上)

在常用工具中,Google Now、Siri和Cortana依赖的数据源也不尽相同:

Image title

Email

Email是一个很好的通用工具,它可以帮助你找到你所需要的东西。Google Now主要依靠邮件工作,如果你有一个Gmail账号,它会在你的邮件中自动检测你的需求并存储至云端,因此它可以检测到航班、包裹追踪编码等信息,在你没有主动要求的前提下为你预测信息。但如果你不使用Gmail或是Google Now,你不会从它那得到任何信息。

Cortana同样是利用Email,但方式比Google少。它只会读取在Windows设备上Mail APP里的邮件。如果你在下载Mail APP之前就已经读取了邮件,Cortana便不能根据邮件信息进行预测。

Siri也可以利用在设备上的邮件为你提供帮助和建议。例如,在你的邮件里点击日历邀请,它将会添加日历程序,之后可用它生成一个事件提醒。如果你接到一个手机上没有标注的陌生电话,但在你的邮件里却有这个人的具体信息,Siri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识别它们。

Gmail、Windows Mail和Apple Mail可以在不同的设备上使用。如果你使用Gmail,你也可以在Windows Mail和Apple Mail程序上读取该邮件,使用Cortana和Siri帮助。同样,你将Apple的邮件转到Gmail邮箱之后,即可使用Google Now。

Image title

搜索

你搜索的内容是智能助手另一个主要的数据来源。Google Now会根据你的搜索历史提出你感兴趣的建议。

只要你是Google Now的用户,无论你是使用Chrome还是Google Search App或是其他你注册过的Google工具,它都会根据你的搜索历史提出帮助和建议。

Cortana也是利用这种方式。无论是使用Internet Explorer还是其他浏览器,Bing或是其他可登陆的搜索引擎,只要有搜索历史都可成为其重要的数据来源。

在我看来,Siri不使用搜索功能。这就意味着Siri的推荐比较少,不过对于担心隐私的用户来讲,Siri可以让你放宽心。

Image title

浏览

你在网上的浏览足迹也是智能助手预测的一个有用来源。Google Now会观察你登陆过的Chrome的浏览历史,从而进行相关预测。

Cortana和Google比较相似,也是根据你的浏览历史进行预测。但如果你使用IE浏览器,Cortana将无法提供帮助。

Siri不利用浏览历史进行预测和提供建议。这再次成为Siri的限制性因素之一,不过它会从其他途径获知该如何帮助你,并足够保护你的隐私。

Image title

日历和新闻

日历是智能助手比较传统的数据来源,但它依旧是有用的一项来源。

不单是Google日历可以成为Google Now的数据来源,外部的日历同步到Google上,依旧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

Cortana也是一样,它不单单依靠Windows上的日历进行预测建议,也可以使用其他日历程序数据。但是Android Cortana智能依靠本机日历程序进行预测和提醒。

Siri也不局限于Apple日历,它也接受Google日历。

有一点值得注意,Siri虽然利用设备存储,但是它可以利用日历进行云端计算以及过渡到其他设备。例如,Siri在我的Apple Mail里看到一个航班信息需要进行确认,它会自动在我的iPhone日历里同步创建一个新的条目提醒。这是因为我的日历已经同步到云端,数据可以从iPad上过渡到其他Apple设备。

至于新闻,所有的助手都会推荐你想要读的新闻。Google会根据你在Google Now和其他程序上的喜好以及你的搜索进行推荐,使用Google Now可以得到最广泛的推荐内容;而Cortana是根据你在电脑上的选择和记录进行推荐;Apple则依据你在Apple News里的选择进行推荐。

Image title

位置

预测建议最主要的数据来源就是你的位置信息。今年早些时候,当Google Now看到我在冰岛时主动向我提供了当地汇率、商品和问候等信息。所以它是在了解你的工作和生活位置之后,提供匹配地点的建议和信息提醒,譬如当地交通情况的内容。

当你登陆Google APPs或是设备时,Google Now便会汲取记录你的位置。Android手机的位置日志可以在手机丢失时起到大作用,现在位置日志也会帮助Google Now提供建议。无论在电脑上登陆Chrome还是在iOS上登陆Chrome都会向Google Now发送你的位置信息。因而Google比其他助手都清楚你的位置信息。但是如果你担心隐私问题,你可以停用管理位置记录功能,不过你再也无法使用Google Now位置推荐功能。

像Google一样,Cortana可以多种方式记录你的位置。使用Cortana时它会自动发送你的位置,登陆其他微软产品时也会自动向Cortana提供你的位置信息,历史位置信息也会成为Cortana的一个数据来源。

Siri和它们相比,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只用设备上的位置及历史位置。如果你的iPhone去过很多地方,Siri都会记录下来这些地点,会依照历史记忆提供建议和提醒。但这些历史信息只是保持在设备上,因此在房间里的iPad永远不能了解你在外面的动作。对于担心隐私的人来说,可以放心的使用Siri,但你无法利用Siri基于位置进行更多预测和建议。

Image title

APPs

Google Now可以从第三方应用程序得到信息提供帮助。

Siri可以根据你手机上的应用程序进行预测。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当你把耳机插在手机上,它会建议你听Apple Music里的音乐或是播客。

Cortana几乎不能从第三方应用程序上获取信息。

Image title

结论

通过上面的比较,你会发现文中比较全面的覆盖了这三个智能助手的主要数据来源。

在全部使用体验过后,我发现Google Now是一个预测范围最全的助手,如果你可以接受Google系统,这将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如果你不喜欢Google服务,Cortana也是一个有趣的选择,不过不要期待它可以提供像Google Now那么全面的预测和建议。

如果你注重隐私,Apple's Siri无疑是最吸引人的,但你享有的预测和建议服务就会变少。

本文来源:编译自Search Engine Land

推出了拼车功能的滴滴快车,既不是在跟风人民优步+,也不会行将落幕

$
0
0

Image title现在,你打开滴滴出行的快车板块,会看到滴滴正用一大屏的版面介绍它的快车拼车业务,目前折扣八折,第一阶段在上地、回龙观、中关村和五道口试行。

我大致看了下滴滴快车拼车的说明,关键地方有以下几个:

一口价,拼没拼到拼友都是这个价格,最低八折;

你只能在独自出行时使用快车拼车,要带同伴的话就对不住了;

由于系统需要根据你的上下车地点计算车费、找拼友以及规划路线,因此你打了这快车就不能再更改起始点,不然滴滴要请您取消订单重新叫车;

司机到了你的上车点,如果你五分钟到不了,司机有权取消订单,而你要为此支付取消费;

提前下车也要支付之前说好的一口价;

并非按上车顺序送乘客,系统决定最优行驶路线,司机师傅决定先送谁后送谁。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打车这事儿又回到了卖方时代,在自由市场为个8折忍这不便利打车,也是蛮拼的。但关键不在这,关键在于前段时间Uber在中国推出了人民优步+,也就是拼车,而滴滴快车作为人民优步的强对标产品,这会儿也推出了快车拼车,各看官轻瞄一眼就会随口来句,“哦,人民优步+”。

这个小误会先要说一下,我曾在七月份撰写的《如果让滴滴再造一个公交系统》中提到,滴滴正在研发一个 “合乘拼车” 的系统,未来能用于滴滴出租车、滴滴专车、滴滴快车、滴滴顺风车、乃至尚在微信公众号孵化的 “滴滴大巴” 的底层。这个系统就是一对多拼车,上述所有产品都能在这套系统下变成顺路小公共,变成地铁,变成公交。

今天,滴滴在快车上试验了拼车,接下来滴滴还可能试验出租车、专车、顺风车、滴滴大巴的拼车。

另外,前两天业内传出专车管理意见即将出台,即所有用于运营的私家车辆都需要营运证才能上路,如果坐实,这对整合租赁公司挂靠车辆的平台还好,对平台上多为私家车的Uber和滴滴专车、快车而言,将是不小的打击。

总不能因为不确定因素就不作为。何况要做起拼车来,商业取向的快车和人民优步们也有了公益属性,值得多多鼓励。

我是 36 氪作者,关注汽车行业,报道切磋请加微信信 KatherineLWong

从豌豆荚一览,来看看苹果 iOS 9 新推出的“分屏模式”怎么玩 | NEXT Big

$
0
0

每天由 36 氪 NEXT 为你解读一款最新产品,分析行业趋势,带来有价值的报道,欢迎你的创业项目直接分享到 36 氪 NEXT 来

在上周苹果已经正式开放下载了新一代的 iOS 9 系统,在这次更新上,有一个功能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并且可能对 iPad 系列产生深远的影响,那就是 iPad 的“分屏模式”。

其实不仅仅是“分屏”,这一新特性叫做 Multitasking(多任务处理),包含了 Slide Over(侧栏浏览)、Split View(分屏浏览)以及 Picture in Picture(画中画)。正好我们今天榜单上的豌豆荚一览抢鲜支持了这一特性,我们就从它聊聊这三个新的功能。

我们先来看看豌豆荚一览是怎么玩的?


  • Slide Over

首先是 Slide Over,简单来说,它是一个快速调用应用的功能。它能让你快速的从侧栏位置打开一个应用,进行操作,在完成后回到之前的应用,例如快速回复一条短信、或者记下一条备忘录或者在工作之余刷刷豌豆荚一览。

Image title

很多人会将它与 Split View 混淆,但前者只能将应用以 7:3 的比例显示,当你使用 Slide Over 时,只能操作当前应用,不能在一个屏幕下同时操作两个应用,所以后者现在只支持 iPad Air 2 和 iPad Pro,因为他们相较老的设备性能更佳。

  • Split View

Split View 显然就是这三个新功能中最有用的一个,因为他可以让你同时“做两件事情”,虽然在这之前这招已经被 Windows 8.1 玩过了。它的操作方式与 Slide Over 类似,你仍需要先调用出 Slide Over,再通过滑动两个应用之间的空隙来完成「分屏模式」。

Image title

最有用一点是,Split View 能以 5:5 的比例来显示应用窗口,然而在一年前的 Surface 上类似的功能就可以有四种显示比例了。不过通过 Split View 可以让一些操作变得更方便,例如一边码字,一边通过豌豆荚一览查阅资料。

Image title

如果你有所体验,这个操作其实并不如听上去那样美好,在使用中有两个很影响效率的地方。例如当你从右侧中间滑动的时候,是可以直接唤出 Split View 的,在其他位置操作会显示一个悬停图标,在拉一下才会进入,这与全屏模式下下拉通知中心的操作是一样的。

对于这样一个提高效率的功能,大多数情况下仍然不能一键唤出,似乎与初衷有点违背。如果这个应用本身就带有右滑唤出菜单的操作时,你就难把握了,相信我,这一定会让你在实际使用中觉得超尴尬。

不过对于 iPad 来说,这可是“全新的体验”,同时也让它作为效率工具的属性更进了一步。

  • Picture in Picture

“画中画”这个功能与 Slide Over 一样大多数在 iPad 上都能使用,如同其名,让你使用 FaceTime 或者观看视频的时候,点按 Home 键或者选择悬浮模式,视频会按比例缩小至屏幕的一角。

这时,你可以一边做别的事情,一边观看这部影片,同时也可以将窗口放大缩小、任意拖拽。例如我可以一边看豌豆荚一览中的开眼视频,一边打炉石传说,就像小时候常在 PC 上做那样,同理 FaceTime 也是如此。

Image title

以上就是通过豌豆荚一览的使用场景来看看 iOS 9 上 iPad 的三个多窗口操作,从现在的阶段来说,“分屏模式”等功能只能所仅仅做到了可以用而已,要想真正的提高效率,还有很多细节需要优化的。

例如我最期待的两个窗口之间的拖拽操作(你很难相信明明两个窗口都摆在你眼前了,却不能将图片直接拖过去),不过我相信这都只是开始,随着 iPad Pro 的出现,下一代的 iOS 系统会让这一功能显得不那么“鸡肋”。

你的产品想登上 NEXT Big 的文章?欢迎把你创造的新产品分享到 36 氪 NEXT 上


为什么你需要为了订一份外卖学习“写代码”?

$
0
0

Image title

重出江湖的命令行

通常每天早上,我都会在硅谷大牛的博客里读到一些很有营养的想法。

今天Fred Wilson就写了篇文章提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命令行格式的交互界面将重新回归我们的生活。

为了避免有些人不知道什么是命令行界面——对,没错,它长这样:

Image title

Fred Wilson在文章里说,他的第一台电脑运行的是MS-DOS,一种命令行驱动型的操作系统。

当Windows和Mac的图形交互界面出现之后,命令行界面就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只剩下从事编程行业的码农们才会习惯这种黑白分明的操作窗口。

但命令行界面或许马上又要回归我们的生活了。

写下一段代码,叫来一杯咖啡

为什么认为命令行界面会重出江湖?Fred Wilson给出的理由主要有两点:

  • 文本消息的比重增大(关于文本消息的魅力,参见这篇文章
  • 藏在文本消息里的AI越来越强

telegrambots虚拟助手Facebook M和一系列Magic模式,都是同时支持这两个论点的例证。当这两个前提成立时,命令行界面或许就是最强大的一种表达形式——Fred Wilson给出了一个有趣的例子:

我希望以后能这样订一杯咖啡,在命令行里输入:

“ @STARBUCKS / Caffe Latte / toleave ”

然后星巴克那边就会收到一份拿铁咖啡打包带走的订单。

为什么你需要为了订一份外卖学习“写代码”?

通过命令行格式去获取一项实体服务,这个想法很有意思。比如我要叫一份外卖,只要在命令行里输入

“@KFC / Fried Chicken Legs / Spicy Hot ”

肯德基就能收到超辣炸鸡腿的订单。

Magic模式已经可以让很多人通过自然语言形式的文本消息直接和后台服务交互,那为什么我们还需要用命令行这种更“死板”的贴近于代码的形式进行交互呢?

唯一的好处在于——高效。

此前我曾多次提到过信息和服务的关系:

在PC时代,信息是互联网内容的主流,为了更方便的满足人们获取信息,信息尔后产生了搜索引擎Google,又从Google进一步产生了RSS订阅、微信公众号这类进化形式。这个过程中,信息从被动的搜索变成了更主动的推送和订阅。
到了今天的移动时代,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的内容已经出现了变化,最明显的一点是——“信息” 增长到一个体量之后,“服务” 开始大面积跟上。在移动时代,人们更多的是去获取 “打车”、“定外卖”、“团购” 这类跟线下挂钩的服务,而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线上信息。并且,随着占据比例的增大,服务变得跟信息越来越像,他们都有了长尾化的特点。
但比“信息”更晚出现的“服务”,发展必须顺着“信息”曾经走过的轨迹。于是,当服务产生电商、团购之后,将服务由被动转为主动的Magic模式也出现了。一如信息从搜索到推送和订阅的发展。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更有趣的现象是,信息还产生了Twitter这种披着社交外衣的公共通信高效运转平台。Twitter的真正奥义在于,它是一个优美高效的公共通信协议,可以高效的运转信息。你把任何人写出的东西丢进这套协议构建出的网络里,都可以简单快速的把信息传达给其他人。而信息高效运转的好处也很明显:它可以加快人们消费信息的速度,从而提高人接收信息的效率。

服务有没有可能像信息这样,也产生一个高效运转的“Twitter”呢?

我觉得命令行格式有这样的潜力。就像Twitter之所以能高效的运作信息,得益于平台当初设计的那套包含了140字符限制的基础架构,命令行格式很有可能会通过更严苛、更简短、更明确的表达形式,让服务像Twitter里的信息一样高效运转起来。而高效运作服务的好处也很明显:它可以增加消费服务的速度,从而提高商品流通、提升人们的效率、产生更多的价值。

但首先,你需要一个系统

但如果我们真的想用命令行格式去获取线下的实体服务(比如外卖、鲜花、机票、咖啡)的话,无疑会需要一个处理命令的系统,一个庞大而又充满活力的即时服务运作系统:

这个系统后台集成了各种品类的服务,每一种服务有严格可区分的参数(所以这里的服务会是标品),可以被调用、重构、继承;系统的前端则是一个命令行界面,用户通过输入代码,写上服务的各项参数,系统就能更快速更精准的定位用户的需求,让服务像信息那样高速流动起来。你把任何人可以提供的服务丢进这样一个系统,都可以简单快速的把服务运转给其他人。

这样一个系统一定会非常有趣。任何人为了使用这套系统,都会需要重新学习如何写代码去获取自己想要的服务——但这里的写代码显然不会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coding,它只会是一连串更高效简单的短命令,就像Twitter为了加速信息流通限制了你的每条推都不能超过140个字符一样。

而这样一套系统,跟Magic模式的思路很不一样:

  • Magic模式在做“提供服务”这件事时,是寄希望于用未来强大的AI来提升服务的效率,它的逻辑是用后端的技术更高效的处理用户的各项需求,因此它现在的前端是可以使用自然语言(意味着不高效)交互的短信或者应用,未来前端进化的方向一定会是更拟人化的机器人;
  • 而命令行格式的交互界面,则利用了相反的逻辑:既然如今的AI发展并不够完美(大部分magic模式现阶段还需要用人工客服辅助AI),用后端的技术来提升服务效率这件事,短时间内看来是实现不了的——那么,给人们另外一套更标准化的表达形式,依靠命令行格式这套更标准的表达工具,从前端来提升服务的效率也是有效果的;

未来人人都是码农

在人们迎接真正的AI之前,在语音识别、语音分析技术得到明显改善之前,这种命令行格式的交互界面也许会拥有这样一段适合自己生存的时间窗口。正如Fred Willson所说的,That’s a shift,maybe temporary but an important one for now。

如果这个时期真的到来,人人或许都会有码农的气质。这会变得很有趣,而且,这样的“代码”也并不难学,人们现在其实已经表现出了使用这种短命令的倾向:

Image title

上面这条推,看起来更多的就是使用类似代码的语言结构,而非自然语言。

大神Stephen Wolfram曾经说过:世界是可编程的。在判断这句话的真假前,我似乎更期待,每个人能先通过命令行敲下一小段代码,就能享受到相应的线下实体服务。

此前在一篇文章里,我曾有过这样一个想法:VR世界或许可以让程序员写代码的方式发生变化,在虚拟现实里敲下一行这样的代码:System.create (MobilePhone,“iPhone 6 plus”,“32”),然后回车运行,你的手里就会多出一把 32G 的 iPhone 6 plus——现在看来,现实世界或许可以比VR更早一步实现类似的场景。

这篇文章或许脑洞有点大。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喜欢对着交互、技术、界面这些词语胡思乱想的话,欢迎邮件讨论:suxiaoqiang@36kr.com

【大公司晚报】58到家美甲、陪练业务陷入劳务纠纷;携程酒店、机票向微商全面开放

$
0
0

Image title

58到家美甲、陪练业务陷入劳务纠纷

近期,58同城旗下O2O企业58到家美甲业务爆出员工大规模离职,并与公司产生劳务纠纷。《中国经营报》记者通过采访离职员工了解到,58到家的美甲业务的劳务纠纷从今年3月份开始就已经存在,而58同城另一O2O业务58汽车陪练也与公司开始了纠纷拉锯战。

携程酒店、机票向个人微店全面开放

携程旅行网将向微店主开放国内国际酒店、机票资源,个人微店能够代卖携程的酒店、机票。携程微商还公布了针对店主的补贴政策,据称额度最高可达交易额的5%。

大众点评融合iOS 9 可用Spotlight搜索附近美食

大众点评将在10月上旬发布7.9.1版本APP,新版本APP将基于iOS 9 spotlight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体验。如用户可以在spotlight中一键搜索大众点评的商户和团购信息,包括商户和团购之内的点评全网信息和搜索历史及本地消息。

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8 亿项目获证监会批复

9月21日消息,京东金融今日公开向媒体披露,其“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项目已获证监会批复,并由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行完毕,将于今年10月在深交所挂牌。

微信与国家旅游局合作“智慧景区”

首批合作覆盖全国近 150 个景点,包含杭州西湖、苏州周庄、山东泰山、湖南张家界黄龙洞等,预计在 2018 年推动国内所有 5A 级景区建为智慧景区、2020 年推动所有 4A 景区实现免费 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覆盖。微信智慧景区内,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实现线上购票、二维码自助过闸机,同时景区可以通过微信自建运营渠道,并收集用户信息。

好未来全资收购幼少儿英语品牌励步英语

好未来今天宣布全资收购国内幼少儿英语品牌励步英语,这是继“乐加乐”“乐外教”之后,好未来在英语学科上的又一次布局。并购完成后,励步英语作为好未来旗下的独立品牌运营,原管理团队不变,好未来将通过家长帮、教师培训、人才资源等多年积累为励步提供全方位支持。在完成这次收购之后,乐加乐主要做K12阶段、对接国内外英语测评市场;励步英语主做低幼阶段,通过全英文全学科培养综合素质;乐外教是在线英语品牌。励步英语是一家线下起家,有自主教学内容的英语教学机构,目前在20多个城市建立了60多家教学中心。

上汽集团发布“车享家”,布局汽车后市场

昨天,上汽集团发布连锁实体服务品牌——车享家,覆盖用户养车、用车、卖车以及车务服务等“全生命周期”。首批12城50家车享家门店已正式上线,提供维修保养、租赁以及二手车等车生活服务。另外,车享家还将搭建线上配件交易平台,在全国推行汽车分时租赁服务,还将打通支付、金融、物流等基础服务。车享家表示将在五年内在全国发展自建门店3000家,总门店上万家。

VR 电影工作室 Jaunt 获 6500 万美元 C轮融资,创同类公司单轮纪录

$
0
0

Image title

近日,虚拟现实技术初创公司 Jaunt 获得 6500 万美元 C 轮融资,使其总融资额达到 1 亿美元,创下了同类公司单轮融资额纪录。本轮融资由怀特迪士尼公司领投,华人文化产业基金、Evolution Media Partners 和TPG Growth等跟投。作为对比,在被 Facebook 以 20 亿美元收购之前,Oculus VR 的总融资额为 9340 万美元,略低于 Jaunt 目前的总融资额。

这笔资金的作用将被用于 Jaunt 在 Palo Alto 和加州 Santa Monica 两地公司的人员扩充和寻求新的战略合作伙伴。

Jaunt 向来在影视娱乐方面走在行业前列,此轮领投方迪士尼旗下的电视媒体资源将为 Jaunt 在内容和渠道方面带来补充。迪士尼拥有美国广播公司 ABC 及其旗下的 ESPN。

Jaunt CEO Jens Christensen 的话暗示了 Jaunt 可能会在体育赛事直播等高参与度节目的布局,为用户带来更具临场感的观影体验。但同时他也表示在直播中应用 VR 技术将会在画质方面做出一定让步,不过预计明年推出的具备更高计算能力的摄像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在内容补充方面,拥有丰富好莱坞资源的参投者 Evolution Media Partners 也将为 Jaunt 引进好莱坞更多专业人才和大牌资源的背书。这已经不是 Jaunt 第一次与好莱坞产生联系,之前,卢卡斯工作室的三名前高管就曾加入 Jaunt 团队,负责原创内容和市场关系等工作。

Evolution Media Partners 的合伙人之一, Rick Hess 告诉 Re/code,VR 技术之于电影制作有点像当初卡梅隆用 3D 技术打造阿凡达时引起的对于影视制作叙事手段的展望有点类似,“(3D)并没有催生出一种新的叙事手段。倒是很多动作电影被转制成 3D 影片”。 但他也表示,之前 Jaunt 和 Paul McCartney 合作的演唱会直播为 VR 开辟了一条新赛道。

一部人格分裂的相机

$
0
0

Image title

相机的作用当然是用来照相,但是德国人做了一款相机似乎有点人格分裂,有时候它会阻止你拍照。

这部相机叫做Camera Restricta,是德国设计师Phillipp Schmitt的作品。相机由外壳、驱动快门的电子元件、以及一部智能手机组成。外壳是3D打印而成的,而智能手机则负责处理GPS定位、提供数据连接、生成噪音,同时还要做做取景器。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不过这不是一部单纯意义上的硬件相机,其核心是一个控制拍照的app。相机内置了GPS,可以识别拍摄者所在的位置,然后app会将这一位置与网上打上了地理标记的其他照片比对。比对过程是这样的,Schmitt在后台搭建了一个Node.js服务器,智能手机的web app会向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而服务器再向Flickr和Panoramio发出带有地理标记的照片查询。如果在这个地方35米x35米范围内已经有了太多的照片,相机就会利用Web Audio API发出嘈杂的噪音(就像测试发射性的盖革计数器一样),警告这个地方已经被别人拍过很多次了。如果被拍摄的照片数超过设定的阀值,那么app就会锁定快门跟取景器,禁止用户再拍摄。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部禁止拍摄者拍摄的相机无异于人格分裂,因为这有违它的职能。这样一部相机未必也会卖得动。但是设计者的初衷本来也不在于此。这个项目的目的之一是希望拍摄者好好思考拍摄的意义,能够找到与众不同的拍摄角度。同时,它还探索了不可见的算法可以如何来控制我们看得见的照片。再者,这个项目还是对欧洲议会不久前一项议案的探索。这项议案的内容是禁止游客拍摄有版权的建筑和雕塑(在公众场合也不行)。虽然议案最终被否决,但Schmitt的项目表明,一旦此类法案通过,实施在技术上是有保障的,只需悄悄升级一下用户的智能手机就行。

Schmitt的app已经开源,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集装箱改变世界》看产品的生命周期

$
0
0

编者按:本文来自枣小姐的投稿,文章首发于公众号枣乐子(微信号:sugargar0320),本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万张碟,蹭万顿饭”的理念,分享一切与产品相关的观点。

在阿里,你听到产品被要求的最多的就是,要有商业 sense,要懂业务。这几个字,其实萦绕在我心头很久,直到看了一本书,我才明白,要懂业务,首先你得像商人一样思考。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商人眼里看到的是什么,另外我也看到了一个亿万级的产品是怎么产生,迅猛发展,从而改变世界的。

这本书的名字叫《集装箱改变世界》。

集装箱的发明并不是航运者的专利,反而是一个叫麦克莱恩的卡车公司的奇思妙想。这也验证了一个理论:打败qq的,永远不可能是另一个“qq”。

做到这一切的是一个叫麦克莱恩的人,他是一个典型的商人,特质是“逐利”,在控制成本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独占鳌头。

某一天,他靠在车窗,想着,“为什么不直接把卡车的拖车装到能够在沿海地区运载它们的轮船上去呢?”

Image title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遐想,在啤酒运输上进行试验,评估结果显示,航运的成本从每吨货物4美元直降到25美分,成本直接降低94%。

在集装箱发展的过程中,我所看到的是,一个亿万级大型产品的成功之路:
idea-初试-复制-利益冲突-标准化-规模化-同质化-idea,如此往复

  • idea阶段

产品的脑爆阶段

也许是你的灵机一动,也许是来自老板的一句话

它的立足点一定是:解决一个问题

书:集装箱的立足点——陆运交通拥挤,且价格竞争激烈,需要突围

逐利点:轮船的运价大大低于卡车和火车,且可以以很低的价格购买战后的货船

Image title

这时候,想要拥有一个再聪明的脑子都不为过

  • 初试阶段

产品的低成本试验期

在互联网,这个阶段一般会由运营进行小范围的尝试,获取数据来证明是否可行

主要作用:让市场给出反馈,并做产品优化

书:集装箱的数据反馈——在啤酒类做尝试,航运的成本从每吨货物4美元直降到25美分,成本直接降低94%

逐利点:麦克劳恩一想,拖车还有轮子,太影响效率了,去掉轮子,可以直接叠起来(这不就是集装箱的原型么!)

Image title

这个时候,就可以谈一谈逼格很高的“大数据”了

  • 复制阶段

产品化的阶段

这个时候,可以梳理并细化需求、功能模块,讨论技术框架,准备大干一场了,但需要完整玩转,需要的是一个闭环小系统

主要作用:产品化,准备与市场正面交锋

书:麦克莱恩结束了卡车公司的运营,成立了航运公司,获得了了6300万美元政府贷款担保,购买了7艘船,雇佣了集装箱专家设计集装箱,改造了码头,改造了拖车,重新设计了起重机。1956年,“理想x号”正式起航。

可以看出,支撑集装箱运转的,其实是一个复杂且昂贵的系统。

逐利点:“理想X号”的装船成本是15.8美分/吨,而散货装运成本为5.83美元/吨。

探讨点:佩服麦克劳恩,在小试过后,便作出了这么大的投入,在做产品的时候,其实也有理论说,找到突破点,然后死砸这个点,但是能够有勇气做到这么极致的其实也不多,最后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迈不开这一破釜成舟的一步。

Image title

是的,一般产品介入的时候,是在这里,所以牛逼的运营其实是市场的风向标,不过由于产品也越趋向前端,所以牛逼的产品也可以完成市场探索部分的工作。

  • 利益冲突阶段

与原有模式的利益相争

新事物的发展,总是代表着旧事物要退出历史舞台,这里的冲突正代表了新旧交替阶段,虽然混乱但是一旦冲突过去,即意味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书:散货的码头代表着码头搬运工人的利益,大规模的集装箱意味着码头工人失业,罢工。在曼哈顿1963年原有的140万人的码头劳动力,在12年内锐减了91%;布鲁克林军港邻区就业机会在10年内锐减了78%。工会在其间努力的为工人争取利益,期望把机械化的利益拿出来进行分享,在1958年,工会与轮船公司达成和解,每个舱口雇佣21个码头工人,保证工作量。1959年,轮船公司再次抛出方案:在今后的四年内每年支付500万美元,其中包含了工人的养老金。

逐利点:到1966年底,航运业一共付出2900万美元的补偿金,但是由于集装箱的实施,仅在1956年,轮船公司就节约了5940万美元。

Image title

新事物的发展,是可以被万恶之源推动的。钱是市场的催化剂。

  • 标准化阶段

标准化是打磨产品的过程

在市场里,标准化的事物可以规模化,规模化的事物可以使边际成本低减,从而增加盈利。类似淘宝里面的爆款,探索出是广大人群的需求后,只需要大规模量产。

书:集装箱的长宽高,集装箱之间的链结方式,厚度、重量,承重这些可客观衡量的标准进行了长达。可以说这个过程经历了一步娘炮,两步扯蛋的争执:12英寸、24英寸、17英寸、35英寸、20英寸还是40英寸,国际标准委员会以及各个标准化组织甚至数学家都参与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集装箱涉及卡车、铁路、轮船三种运输工具,它需要满足装货效率和装货量的平衡。最后,数学家的20、40英寸胜出。有意思的结果是,后续市场发展,集装箱发展到了53英寸的巨大尺寸。

逐利点:1961年宣布的10、20、40英寸为唯一标准的尺寸,但是轮船公司后续之所以得以推广,却是因为只有符合标准尺寸的集装箱船才能够得到建造补贴。

Image title

之所以放键盘,只是为了说明,标准的制定并不代表是真实市场的反馈;同样,上线的产品也并不一定代表市场的真实的需求,只不过因为各种因素它能够被生产出来而已(苦逼的产品汪,我相信你们懂的),最后市场还是会出来说话的。所以,time will tell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 规模化阶段

规模化是一个有节奏的过程

在这里,其实是一个产品运营的过程,是一个很有策略的过程。

书:集装箱的全球化过程,是从红酒和军事开始的,因为红酒的运输面临搬运工偷酒的现象,集装箱可以很好的解决;而军事的问题在于,1965年美国派兵进驻越南,拥挤的码头使得军事供给混乱,集装箱的高效给54万人(1969年)提供了高效的货物运输方式。为了不使集装箱空运回到美国,麦克莱恩,选择船只在日本停靠装货。在1967年日本和美国还并无运输业务,在1968年,就有7家轮船公司运输7000吨东去的货物。

逐利点:1967年-1973年,麦克莱恩的航运公司收入是4.5亿美元,在1971年就达到了1.02亿美元。因为比起空船回美,无论轮船在日本装多少货,都是赚钱的。

Image title

全球化的开端,并不是全面开花,也是有一个突破点,然后才迅猛发展的,这是产品发展的节奏,也是运营的节奏。

  • 同质化阶段

进入了价格战的激烈战斗

来到产品的这个阶段,“抄袭”的结果就是大家都一样。就像突然冒出好多“uber”一样。

书:资本雄厚的轮船公司大量进入航运业,价格战激烈的打响了。大量的公司享受了无需付出之前探索付出的成本的巨大福利。码头越修越大,船也越修越大,为的就是极大的增加货物吞吐量,降低每箱货物的成本,也意味着巨大的前期投入。1967年-1972年,集装箱化总成本约100亿美元。1073年的油价暴涨,促使燃油成本占比从1972年的25%上升到了1975年的50%,很多航运公司不堪成本重负而破产。

逐利点:成本最低的经营者才能有机会幸存下来

Image title

这个阶段我们再熟悉不过了,无论是打车、餐饮、外卖、电商,作为产品在这个阶段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但是市场确实是通过这样的方法淘汰了经营不善者。

  • idea阶段

寻找破局点,有需要重新思考,摆脱价格战

参与价格战的人都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参加者其实都会重新打开脑洞,寻找差异化的突破口。所有的产品都是循环往复的规模化,再打破,再规模化。

书:麦克莱恩重新购买了一个轮船公司,构思了一个环球的方案,轮船从一个地方出发环球一周,回到起点,装货与卸货两不误。

逐利点:原本6个月的散件航运,在集装箱时代只需要81天。

Image title

举个🌰:uber和滴滴价格战不断,uber的破局方案是,通过打的提供高端奢侈品的送货上门服务;而滴滴的方案是新增滴滴巴士提供用户更为廉价的选择,两者在业务上产生了差异,从而无需在一个地方执着的打下去,防止两败具伤,而第三者窜入。

遇到一个大型的产品,并亲身经历它的各个环节,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经历。

还好这本书完整的给我们介绍了。原来一个集装箱,最后影响了商品的生产方式,运输费用的降低,促成了一件商品各国加工的国际分工方式。

不过是单纯的下个单,却不知道引发了多少就业问题

$
0
0

先上一组美国电商的数据: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署在2015年8月发布的数据,美国零售电商Q2的销售额比Q1增长4.2%,比去年同期增长14.1%,Q2的零售业总销售额只增长1.6%,比去年同期增长1%。

更关键的是,今年Q2零售电商的销售额占总零售额的7.2%,而去年同期只有6.3%。下图是美国商务部统计署统计的过去十年零售电商占比,红线代表没有去掉季节变动和物价波动的状态,蓝线代表经调整后的数据状况。可以清楚的看出,电商占比一直在增大。

Image title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提过,美国零售商最近忙于为电商业务建仓库和搭设分销网络,都希望抢在竞争对手前把基础设施壁垒建起来。不过建仓和铺网络是复杂而大的工程,而且这些工程从去年才规模化地开展,所以还在初期阶段。然而,再过一个多月,美国零售业就会迎来一年之内最忙的时刻,也就是感恩节的黑色星期五和圣诞节。

电商的快速发展和这俩节日的推波助澜,给美国的就业和物流基础设施带来非常大的挑战。在去年,Amazon、Wal-Mart、Target、Macy’s遭遇了大量包裹配送推迟和滞留的状况。

Image title

为了避免此类状况再度发生,一向追求效率、用户体验、客户服务的美国零售商、大物流公司、地区性小物流公司为迎接马上到来的购物季已经开始了储备人力的工作。

根据WSJ的报道,目前美国的失业率达到七年内最低水平,低失业率和电商物流对人力的需求有直接关系,在UPS和FedEx仓库密集的地区,例如肯塔基州和田纳西州,失业率低至3%~3.5%的水平。

吸引就业的一个主要方式就是提高工资。据美国一家物流人力资源公司ProLogistix的调查显示,仓库工人平均工资从持续了很长时间的1.5美金/小时升至3美金/小时,而在节假日期间,一些地区的平均工资达到11~13.5美金/小时。

美国物流行业的就业问题是个不小的话题,牵扯到的群体太广,还涉及到公司层面和全国消费者的利益。据了解,UPS在2014年节假日电商大爆发期间的工作人数接近10万人,实际运营成本比预期高了2亿美元,而UPS的竞争对手FedEx同期增加了25%的人力数量,季节性员工数量也达到了5万人。

如果你对美国电商有其他的了解,欢迎和我讨论,扔邮件至fanyumeng@36kr.com

“无忧保姆” 完成 2000 万人民币 A 轮融资,主打月嫂、保姆和育儿嫂服务

$
0
0

Image title

家政O2O平台“无忧保姆” 今日对外宣布已完成 A 轮 2000 万元融资,投资方包括 e袋洗、天瑞资本等,天使投资机构挚盈资本本轮继续跟投。去年9月,公司获得挚盈资本500万人民币天使投资。团队表示,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一、开拓市场进军新城市;二、招纳优秀人才,加强后台信息系统的研发;三、加强家政服务移动互联网化, 提升效率。

“无忧保姆” 的打法是先通过线下门店、口碑传播、BD等方式来吸引阿姨注册,建立全国联网的保姆数据库,再以搜索引擎为主要推广渠道来获取C端用户。用户可以在网站和APP端查看阿姨的基本信息、服务轨迹(在岗天数及好频率等),或通过视频面试的方式进行初筛。和阿姨帮、e家洁58到家等家政O2O平台不同的是,“无忧保姆”主打月嫂、保姆和育儿嫂服务。副总裁李锦刚介绍说,由于这些都是相对重度的决策,雇主通常会选择前往门店进行一对一的面试。双方达成雇佣关系后,平台会从中抽取30%的交易佣金。之后,用户可在一年内免费更换保姆。

Image title

除了针对C端的“无忧保姆”外,团队也在今年6月份上线了保姆端APP “无忧阿姨”。阿姨可以在平台上方便地完成抢单、在线培训、向雇主面对面收工资、到门店签到领泡面等各类操作。

不过,无忧保姆平台上的阿姨并非公司的自有员工,而阿姨本身又是流动性极强、个体差异化又极大的群体,如果不采用自营的模式,如何对其线下服务进行有效的掌控?李锦刚表示,首先,无忧保姆的线下门店承担的角色除了招聘外,也是阿姨培训、信息沟通、情感交流、热饭歇脚的地方;其次,每个门店都会提供一个30平米的宿舍给阿姨们免费住宿。这些都能帮助平台和阿姨之间建立起一个较强的绑定。其次,对于那些迟到或者早退的阿姨,无忧保姆会根据合同规定进行相应惩罚,除了扣钱外严重者将直接拉黑。

据悉,无忧保姆早在08年成立,目前业务覆盖4个一线城市和6个二线城市,设有几十个线下门店,入驻保姆约16万,其中活跃的占60%左右,雇主近26万。未来,平台计划在直营门店的基础上引入线下优质的家政公司加盟其中,从而进一步实现规模化发展。


8 点 1 氪:Apple电动车计划2019年推出;Jaunt获迪士尼领投VR界最大融资

$
0
0
大公司

Apple发布watchOS 2

在跳票一周后,Apple终于发布了Apple Watch的新系统WatchOS 2,用户已经可以下载更新。WatchOS 2拥有新的视觉外观,并支持外部开发应用使用其心脏测速传感器等工具。

Apple计划在 2019 年推出电动汽车

Apple公司正在加速研发电动汽车,已在内部被指定为“坚定达成项目”并计划于2019年发布。

法国否决Google上诉,称搜索引擎“被遗忘权”应在全球适用

法国数据监管机构今日宣布否决Google存在争议的“被遗忘权”上诉,称Google旗下网站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遵守此规则。

小米将在今天发布新手机产品小米 4c

具体配置如下:将采用5英寸1080P显示屏,搭载高通骁龙808处理器,RAM可能会有2GB与3GB两个版本,同时对应16GB与32GB的ROM存储;配置500万像素85°超广角前置摄像头、后置1300万像素摄像头,支持802.11ac MU-MIMO、高铁模式、USB Type-C、双击唤醒,以及电信与移动/联通卡同时使用。

Skype在全球多地宕机,官方声称由于“状态设置问题”导致

大量用户在Skype表示无法登陆、修改登录状态以及收发通话。Skype公司表示即时消息和网页视频通话功能仍能照常使用,正在修复其他服务。

Kickstarter 转型为公益型机构

与 New York Times 此前的报道一致,KickStarter 已将公司性质改为 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 公益型机构,并将公司名称由 Kcikstarter Inc 更改为 Kickstarter PBC。

Telegram 每天信息量达 120 亿条

根据 Telegram 创始人 Pavel Durov 在公开会议上提供的数据,Telgram 目前每日信息量为 120 亿,这一数字在今年 8 月是 100 亿。最近的公开信息显示,WhatsApp 目前有 9 亿月活用户,而 Telegram 截至今年五月有 6200 万月活用户。

投融资

VR厂商Jaunt获迪士尼6500万美元投资,创同类公司单轮纪录

本轮融资由怀特迪士尼公司领投,华人文化产业基金、Evolution Media Partners 和 TPG Growth 等跟投。其总融资额达到 1 亿美元,创下了同类公司单轮融资额纪录。迪士尼旗下的电视媒体资源将为 Jaunt 在内容和渠道方面带来补充。

Deciphera获New Leaf Venture Partners7500万美元B轮融资

Deciphera为药品研发公司,本轮融资金额将用于研发新的癌症治疗方法。

小企业主社交平台Alignable 获800万美元A轮融资

自2014年创立以来,Alignable已创造了50万个小企业间的联系,本轮融资将用于继续扩张社交网络。本轮投资方为Mayfield ,公司原先的投资方Lead Edge Capital、NextView Ventures和Saturn Partners也参与了跟投,Alignable总融资金额达1200美元。

新产品

数码伴侣重生,Gnarbox

Gnarbox 提供带移动热点、SD/microSD 卡槽、USB 3.0 接口和 128G 内置存储,用户可以通过它同步手机、单反或 GoPro 等设备中的照片和视频,并通过 Gnarbox 配对的手机应用编辑最高 4K 分辨率的视频及 RAW 格式图片。该设备类似几年前流行的“数码伴侣”,意在解决移动设备摄录内容管理和分享问题。

【独家】高端移动生活社区 YHOUSE 完成 1.2 亿元 B 轮融资,由赛富基金、达晨创投联合领投

$
0
0

Image title

高端移动生活社区 YHOUSE悦会 创始人王亮今日向36氪独家透露,已完成了1.2 亿元 B 轮融资,由赛富基金、达晨创投联合领投。据悉,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与技术升级、城市扩张、人才招募和轻奢生活方式品牌打造等方面。

36氪前不久曾报道过 YHOUSE,这是个为富裕中产阶级及城市精英白领提供线上及线下高端生活服务的互联网平台,一边对接了 1800 个高端奢侈品及餐饮等品牌商,一边连接了 900 万的 C 端用户。你可以通过它预定各类标准化的高端美食以及非标准化的体验活动,例如冰上试驾,滑翔伞飞行、时尚秀等。除了线上部分外,YHOUSE 也在超过 15 个一线和二线城市设立了运营中心,组建以兴趣为纬度的用户社群(包括美食、红酒、航海、潜水、马术等),并鼓励优质用户在平台上分享攻略与体验报告,从而成为其他用户的生活消费指南。

Image title

YHOUSE 整体的思路是沿着“工具、社群、生活方式品牌”的发展路径完善从预订工具到生活兴趣社群的闭环,并在适当时候推出生活方式精品销售业务。之前报道中,我们还介绍了团队开发的另一款定位更年轻和小众人群的图片社交工具 Y+。王亮坦言,目前阶段公司会以 80 后为主流用户的 YHOUSE 作为重心,全力打造单一产品的深度闭环。而 Y+ 未来更多会去迎合 90 后对时尚、潮流和个性的需求,从而与YHOUSE 的用户年龄层形成一个承接的关系。

盈利模式方面,YHOUSE 目前的收入来源分为广告和交易两块。广告部分和主流的奢侈品牌合作(阿斯顿·马丁、劳斯莱斯、法拉利、厉峰集团、Vertu 等),王亮表示这块的收入预计年底将突破一亿元营业额,同时这块市场的天花板很高,约在千亿元的规模。交易板块(即服务预定)当前月预订流水在千万级别,未来的比重计划会不断加大。

我个人使用下来的体验是:YHOUSE 平台的活动虽然颇为精致、但内容还不够丰富。对此,王亮解释说,其实很多线下优质的活动供应商需要一个互联网化的过程和时间,当前阶段为了保证服务体验,团队其实有意在控制服务商的数量,因而会造成给用户的感觉是供应端偏少。未来,团队会努力在服务商的供给、体验质量和用户的需求三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但不会选择盲目扩张服务商的数量。至于 YHOUSE 为何没有选择开通相关的服务评价体系?团队的理解是,高端人士对于填写评价的动力其实并不大,你需要帮助他们解决的就是精选。

采访的最后,王亮强调说,YHOUSE 的定位就是解决高端休闲娱乐生活的预订需求,未来会计划将美食板块的份额继续加大,达到二分之一的比重,其次是吃以外的消费场景,包括玩乐和技能学习(如潜水、骑马)。同时,平台将会下线所有旅行类的产品,彻底放弃这块业务。原因是这类属于重度决策的消费产品,而 YHOUSE 今后会更加聚焦、集中围绕用户轻度的消费决策展开。

创业公司,小心掉进“安全”的大坑

$
0
0

Image title

地下黑产业链也随着创业大潮水涨船高。在各种产品、服务让用户生活更现代、美好时,不法分子看到的机会也更多了,“安全”成了很容易坑死创业者的地方。比如O2O平台上,一个用户因为数据泄露被骗,对平台就是毁灭打击。

引发这股黑产潮的大致原因有这么几个。首先,用户在网上留存了更多信息,黑产更容易拼凑出完整的用户信息。其次,互联网服务不再停留在信息层面,涉及到了服务,就会产生消费,有更多可乘之机。还有就是地下产业链本身的需求,比如,利用各种安全漏洞来获取不义之财,互联网金融平台多了,转换余地就更大。

但是,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安全”成本比较昂贵,它比较复杂,也比较重。而且安全问题也经常被创业公司忽略。因为它比较复杂,被创业者认为是小概率事件。

事实上,安全问题经常坑死创业者。过去几年,腾讯一直在进行一个名为“雷霆行动”的安全项目,专门打击地下黑色产业链。针对创业公司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36氪请教了参与这个项目里的几位专家:IDF威胁情报实验室安全专家万涛(老鹰)、腾讯互联网犯罪研究中心秘书长朱劲松和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电信诈骗专家陈冬芳警官。

创业公司容易掉进的的安全陷阱集中在三个层面。

首先是用户获取环节。

这其中有主动,也有恶意为之。因为竞争激烈。一些创业公司急需要获取业务,就有可能挺而走险,走灰色地带,甚至有为获得投资自己买数据刷数据“镀金”,这就会给非法获取数据的团伙创造市场需求和生存空间

更多创业者是不慎掉到坑里的。比如电商类产品成长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各种各样刷单套现的情况出现。其实,用户体验和安全是一对相悖的概念。用户不愿意为了小概率发生的安全事件,一次又一次承受复杂的验证。同理,创业公司也不愿意为了这个就丧失用户体验。大家要求的都是体验爽、达成率高、方便,安全往往是被忽视的问题。

万涛认为,现在流行的短信验证是一个不太受关注但却非常致命的风险点,一些不法分子会有针对性的劫持验证短信的信息,再利用假客服进行诈骗。现在很流行的机票诈骗就是很典型的这个套路。个别第三方短信平台甚至可能会经营“副业”,比如留下用户资料,推送广告等等。一不小心用户数据和隐私就被泄露了。

第二是产品设计层面。

发展初期创业公司最重视的是拉新用户、拓展业务并获取投资,安全防护不是最亟待解决的需求,或者即使有心加强安全风控,却也缺乏相应的技术能力和安全解决方案。

对此,三位专家的建议都是加强产品的安全布局。因为创业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很脆弱,出一件大事就能让产品毁于一旦,尤其是智能硬件。PC、手机上安全问题还只是财务损失,智能硬件则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生命安全。比如智能汽车,现在切入智能汽车领域的创业者普遍都从车载娱乐系统入手,这让黑掉一辆汽车变得非常简单,甚至有汽车厂主管吐槽,“菜鸟都行”。这就可能让出行非常危险。还有的健康类的硬件产品,天生就有必须有安全属性,已经有报道说美国一款带联网功能的医用输液泵可以被黑客远程控制,细思恐极。绝对不能说,因为产品在初期就能犯错。试想电动汽车特斯拉真的被犯罪分子控制制造了交通事故出来,这款产品就真的没有然后了。

第三个层面是大数据。

现在大部分安全问题是由撞库引发的,用通俗点的话说,就是黑客收集一批已泄露的用户名及密码信息到其他网站尝试批量登录,得到一批可以登录的用户账号及密码。如果多拿到几个数据库,撞一撞,拼一下就能得到很多用户信息。2014年12306的账号泄密事件,黑客用这个方法获得了13万用户数据。不要以为地下黑产还很落后,他们早就大数据联网了。甚至,由于地下黑产的数据是无底线交换的,某些场景下的用户画像甚至比大公司还精准。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诈骗短信能准确的描述用户的职业、家庭情况、小孩情况等隐私信息的原因。

创业公司该怎么办?

自然,安全对创业公司来说是件很头疼的事情。除了提高安全意识外,其中很多事情是需要政府主导,甚至在国际层面开展的。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最实际的方法是利用一些现有资源,特别是一些大公司开始在行业里开放安全能力,也是创业者可以借用的。以下几个方法可供参考:

把服务器、数据放在更安全的云服务上,利用云防护搭建基本的安全防线,腾讯云、阿里云以及其它的大公司云服务都相对安全。比如腾讯方面介绍,今年锤子手机在发布新品的时候,受到了庞大的流量攻击,后来紧急把服务器挪到腾讯云服务上,洗掉了非法流量。

利用开放共享的安全机制补齐安全短板。比如几位专家参与的“雷霆行动”最近搞了一个战马计划,联合业界一起尝试建立云端黑名单和高危人群的数据分享机制,共同分享在黑产方面的数据积累;这个机制带来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可以帮助创业公司分辨夹杂在正常用户里的恶意用户。比如使用QQ账号登录能力的互联网产品,如果一个QQ账号被查出有欺诈、传递木马等不良行为被归入黑名单,那这个账号在其他平台上注册新用户或者登录就会受到限制。

最重要的一点,其实是意识上,要多和同行互通有无。互联网公司们不一定一荣俱荣,但碰到大型安全事件一定是一损俱损。最近刚刚发生的Xcode病毒事件,中招者从大公司到小创业者应有尽有。大家共同的对手实际上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广大高智商的犯罪团伙,一家公司、一个创业者的力量不足以抗衡,而群体的力量,必然能带来博弈和对抗的无限可能。

【首发】“停简单”获2000万美元A轮融资,千方集团下投资主体领投

$
0
0

Image title今天,停车平台“停简单”宣布获得2000万美元A轮融资。国内智能交通企业千方集团下投资主体领投,天使轮投资人峰瑞资本(FreeS)跟进。

停简单于今年5月20日正式上线。其互联网停车方案已经接入北京大悦城、金隅大成、北航、世纪坛医院、香格里拉等数百个大型停车场;在城市扩展上,停简单已经在天津、青岛、深圳、上海等城市的超大型商业地产进驻。在C端客户拓展上,停简单方面的数据是,四个月的时间内实现了日线上交易量5000单;日预约停车位服务破百单。

再说下停简单的产品,用户可依据LBS或是目的地位置寻找空闲以及优惠停车场,在支付上,停简单可以实现不停车支付,即借助智能车牌识别计费系统,在车开过收费处的时候,完成实时结算、代扣和放行。这能帮助停车流量大、出场拥堵严重的商业停车场提升出场通行效率。

另外,停简单还提供车位预约服务,即完成了车位预约-到场-出场和相关服务的闭环。

我是 36 氪作者,关注汽车行业,欢迎与我切磋讨论。微信 KatherineLWong

【氪空间3期项目】创业集群时代,奇点金融帮初创公司免费理财获15倍收益,获王刚 120 万美金天使

$
0
0

Image title

创业已经成为一个产业,其集群效应已经催生了各式各样的to B服务。媒体、培训、孵化园区、投融资对接等服务都有了。但是一个成熟的产业必会延伸至‘金融服务’,奇点金融正是专门给创业公司提供金融服务的垂直专业服务机构”。

奇点金融氪空间的孵化项目,2015年1月9日,作为插班生加入氪空间第三期。今年4月份,刚获得著名天使投资人王刚的 120 万美元天使投资。

它致力帮助初创公司管理现金,提高现金的利用率。比如初创企业公司 M 刚刚获得 3000 万天使投资,在最近一个月计划花掉 500 万,那剩下的 2500 万就可以交给奇点金融去帮着 M 公司赚钱了。这些服务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是免费的,向奇点金融支付佣金的是理财金融机构。

目前,才正式上线两个月的“奇点金融”,已经获得了近百家创业公司授权,拥有近6亿的资金管理规模,每天为这些创业公司多创造8万多的收益。在以前,一家创业公司融了几百万至几千万的资金,只能放在银行的“对公账户”里。每年利率只有0.35%,而奇点金融通过与证券公司、基金以及银行合作,开发了针对创业公司的奇点活期产品,“T+1”(每工作日日均可存取第二天到账)年化收益高达5%的理财产品。

“等于是把创业公司的理财收益提高了15倍,以前1000万资金放在银行里利息也就3万5,而我们把这个收益变成了50万。等于让初创公司可以多养活几个员工,或有资本去提升公司福利了”,吴一明如是说。

在风险控制方面,初创公司购买“奇点金融”理财产品后,资金直接进入银行和证券公司体系,“奇点金融”不存在资金池,也把资金的系统性风险降到了最低。奇点金融只作为一个通道,整合银行和证券公司,为初创公司提供理财和现金管理服务。“奇点金融”的主要重心是在提升企业用户体验,以及帮创业公司整合“趋近于0风险”下最大化的收益组合。

未来,他们将为更多的中小企业提供现金管理服务。其天使投资人王刚说:“吴一明的领导力和创新能力,加上姜海舟的互联网金融积淀是个梦幻组合。奇点金融在确保创业公司资金安全的基础上,既增加了收益,又不失便捷。为创业公司提供了更好的资金管理方案。它的想象空间是独角兽级别的。”

注:如果你也想成为我们氪空间的入驻团队,欢迎点击这里申请。



Viewing all 108563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Latest Imag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4.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