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36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001

跑通C2B链条后,一米鲜开始试水及时送

$
0
0

若想降低生鲜产品损耗率,其实最重要的并非全程冷链,而是最大化地缩短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也就是提升库存周转率。

为达到这一目的,一米鲜选择了很巧妙的方式——C2B。以销定采的好处很明显,平台省去了囤货的过程,基本只需12小时即可完成订单交付。一米鲜CEO焦岳称,除入库质检不合格产品外,整体货损率只有1.5%。且类似“买手特卖”的模式有利于打造爆款,当你对单品的需求足够大时,便有了向上游供应商输出标准的话语权。

不过一米鲜并没有将大量资源放在供应链上游,只有约30%的产品来自产地的合作社、品牌商,剩下的50%来自品牌分销商、20%来自城市一级批发商(如新发地)。对成立仅1年的一米鲜而言,这种相对较轻的采购模式更容易起量,且可以在创业初期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前端运营和物流配送上,目前公司月GMV已超过4000万元。

生鲜水果在上游标准化不足、分散化的问题是存在的,一米鲜这种“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的思路,更多地寄希望于散户向农庄发展、上游基础设施逐渐完善这一趋势、以及上文提到的“靠需求量大来倒逼供应商听从我的标准”,相比于“除了种植,其他环节都做”的模式显然对产品标准值的把控主动权不会太高。此外,从北师大校园市场起家的一米鲜,在开始时并没有定位在高端、高客单价上,即使目前已逐渐将重心转移到商圈白领市场(占整体60%),客单价也才35元左右(其中高校客单价约20元)。

上述两点虽意味着对商品在上游标准化掌控的不足,但恰恰也是C2B+O2O模式带来的好处。不难理解,正因为没有从产地直采或只选择城市周边产地(如北京平谷大桃),才有可能在以销定采的模式下保证T+1送达(一米鲜也偶有进口产地直采商品,但那就只能做7日预售了)。除库存周转快速之外,4个区域配送中心+200个市内前置微仓网络使得一米鲜平均每单的运输、配送成本只有3元,而B2C生鲜电商落地配成本至少要10元。

一米鲜具体是怎样做到快速周转的,可以看一下它的供应链运转模式:

采购团队在产品上线前3-4周便开始实地考察,根据季节、用户需求调研(一米鲜运营了200个用户微信群,共2-3万人,焦岳常活跃于其中)和自身经验来做选品,且每个区域所售水果SKU不超过40个。与供应商洽谈之后,前端开始做预热运营、上线售卖。

用户下单订购后,一米鲜在晚间汇聚当日需求向供应商下单,当晚运至5000-10000㎡的区域配送中心。产品经过入库质检(选果器、糖度仪)、人工分拣(此处会再次挑选出不合格产品,损耗率1%)、包装之后发往各地前置仓,白天再由10家短途及时送服务商进行末端配送、一小时内妥投,用户也可前往自提。

以销定采虽然对企业来讲是提升库存周转率的好办法,但只能做到让用户下单后第二天收货,而实际上用户还是有及时性需求的。

而当商品在前置仓内流转足够快时,实际上这个60-80㎡的空间是有大量空置时间的,这也就带来了“卖库存”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场地坪效并降低边际成本。实际上,一米鲜已经开始小范围内用下午茶+水果测试与预售不同的及时送业务,满足用户的及时性需求。焦岳认为预售(T+1)和及时送(2小时)的需求是并行、互补的,希望在未来将及时送业务发展到整体销售的40%。

社区场景也是一米鲜尚未开发的沃土。由于社区内人群复杂、需求多样化,之前一直是尚未被开发成功的市场。但仔细想想消费者食用水果最多的场景就是家里,目前各大生鲜玩家也都在向社区涌入。针对社区一米鲜正在推进一米鲜“合伙人计划”,目前在测试阶段,焦岳暂时并未透露太多。

目前一米鲜已覆盖15个城市,拥有300多万注册用户,其中累积付费用户100万,日活用户30万;截至近日,平均日单量5万,周年庆11.18当日峰值单量16.8万。      

焦岳曾经合伙创办数据分析产品“友盟”,在交流中多次向36氪提及“要做线上的7-11”,希望靠打造少量爆款、快速周转的模式进一步向干果零食扩张,最终实现多品类覆盖,当然这还仅是设想之中。

一米鲜能否一直靠C2B+O2O的模式四两拨千斤?我想未必,正如焦岳所说,未来也未尝不会加重模式、真正向产地延伸,而及时送业务也会变成重点。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00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