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中国的B轮融资,来的有些坎坷。
从今年6月份就开始启动融资,到了年末,Uber中国的坎坷融资路已经走过半年,其间不断传来“Uber中国融资失败”的消息,舆论环境不利,也为这家巨头的中国道路增添许多麻烦。如今,另一只靴子终于缓缓落地,除了现有的百度和海航,广汽近日也宣布加入投资Uber的阵营。
好事多磨
早在11月16日,Uber中国战略负责人柳甄就表示:“B轮应该很快了,应该是这一两个星期。分不清是国有还是不国有,更愿意被说成是本土资本。”随后的11月25日,柳甄在发布会现场宣布已完成B轮融资,但对融资金额及投资方提及甚少。
不过,到了12月,Uber方面又调整了口径,其表示“目前中国优步融资进展顺利”。同时还称,由于投资者十分踊跃,已出现超额认购。并将在圣诞节后宣布B轮融资情况和中国区负责人。
从今年暑期到年底,Uber的新一轮融资为时已久,其间曲折反复,也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大家都想知道,Uber的B轮到底融的咋样了,投资者都有谁?
终于,到了12月21日晚间,除百度、海航之外的又一个股权投资人浮出水面,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同意与Uber中国在股权投资方面开展战略合作,Uber中国方面亦确认,广汽集团会成为Uber中国在B轮融资中的主要投资者之一。此外,这一轮融资,还在陆续增加新的投资者。
私募疑云
然而,不利的舆论环境仍在持续酝酿。在今年7月份就已传出,有承销商向散户配售Uber中国的优先股,其具体操作方式是零售客户投资后并不直接持有Uber中国股份,而是通过金融机构身份代持。尽管互联网公司利用融资中介向小型投资人推介公司的做法在业内并不鲜见,但这样的案例过去很少见诸媒体。此次文件曝光,以自媒体为主的舆论便将此作为“Uber融资不顺”的例证。
近日,又有媒体曝出的一份募资文件显示,一家名为船山资本优步共享基金合伙企业,也将投资Uber中国,基金规模为人民币30亿元和美金2亿元,这一基金自12月5日开始募资,这表明,最迟在12月5日前,优步中国仍在继续B轮融资,与此前“b轮已完成”的口径颇有差异。
在收益预期方面,该文件承诺,如果公司未能于2020年底前上市,将按年化8%的复利回购股份。有一种声音认为,复利8%的回购方式,属于资本市场上回报较高的回购安排,低门槛加高保障,也在某种程度上凸显了Uber中国的融资困境。
不过,对此,Uber中国公关负责人未明确回应,但其在微信朋友圈直指上述分析“晒智商”,同时还展示了一份滴滴F轮亦有类似私募融资迹象的截图。
事关站队
雪上加霜的是,被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寄予厚望的“国字头”投资机构却纷纷划清界线,表示没有投Uber。据财新报道,此前的募资文件称,参与Uber融资的机构包括高瓴资本、中投集团和中国平安。然而,这些被点名的机构先后以公开或私下方式向媒体澄清并未投资Uber。中投内部人士甚至表示,从一开始就没有准备投资Uber。
在投资人当中普遍流行的观点是,出行本就是公共政策领域改革难啃的骨头,又涉及交通和城市数据,政府对外国公司的业务肯定会有顾虑,这也减少了“国字头”投资人参与Uber新一轮融资的可能。
不仅如此,投谁不投谁还事关站队,如今的商业社会,显然没有人愿意站到马云和马化腾的对立面。接触过Uber的投资人透露,自己曾直接向阿里高管通电话解释称,投Uber是投Uber全球的股份,而不是中国,但被对方反问:“投全球,钱还是注入中国,有什么差别?”
竞争对手也成功阻止了大型机构投资Uber。据财新报道,一位投资人称,招商接触过Uber,最后被成功“策反”。并且,华泰保险曾打算发行2亿美元理财产品,但最终放弃;参与上一轮Uber全球融资的的中国人寿,在新一轮融资中也已退却;而高瓴资本也只提供部分过桥资金。
广汽图啥?
虽然融资过程曲折心酸,但Uber中国最终还是成功引入了海航和广汽,完成了B轮融资。然而,如果说BAT大手笔布局叫车软件是为了支付场景,换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渗透率,那么对于一家重资产的国资主机厂,我们不禁要问,图啥?
其实,看看中国车市近年来的状况,也就不难理解了。大城市限购,宏观经济下行,国内车企和经销商的日子很不好过,车厂向经销商压库来完成销量的行为使得厂商和渠道的关系恶化,一轮“官降”之后仍难改官方指导价和实际销售价倒挂的事实,这也使得厂商和渠道都在谋求变革。
如何以更便宜的代价把车送到消费者手中,绕过重重经销商,缩短厂商和消费者的距离已是大势所趋。在2015年,越来越多的主机厂商在试水电商,渠道的革命正在急速发生,试驾业务成为其中一个突破口。
继试驾O2O项目“好车驾到”试图通过上门试驾切入汽车销售,滴滴也上线试驾项目,并在出行APP中内嵌这一业务,合作车企是奔驰,而到了12月,用户已经可以通过“滴滴试驾”页面正式下单买车了。
相比昂贵沉重的“4S店模式”,互联网提供的不仅是更好的试驾服务,更是带来低获客成本和高获客能力,这成为主机厂商越来越难以忽视的一个渠道,从试驾场景接入,精准找到有购车意向的人群,让汽车厂商的营销更加有效。
尽管Uber方面表示“暂时没打算直接卖车”,但显然,通过Uber卖车不可能不在广汽的考虑之中,因此,入股Uber中国正是广汽抢占风口,推动渠道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而与主机厂结盟,对于Uber同样也意义深远,也许不用太久,在高频低客单价的出行业务中持续烧钱的滴滴和Uber都能通过高客单价的卖车业务实现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