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作者李想,技术型创业者,在中美分别拥有TMT行业的创业及从业经历,80后“下乡返城知青”。
很高兴又回到DC和这么多新老朋友团聚。我是一名“80后”的海归,之前在美东呆了七年。这七年里,我上了学、求了职、买了房、开了公司,也经历了很多其他的大事小事。今年年初因无法承受“七年之痒”回国创业——美国好山好水好无聊。正因为此,我回国之后常常自称 “下乡返城知青”。在座各位也可称作“海望”——站在大洋的这一头踮脚望着那一头纠结自己应该是下海还是不下海。渡海有风浪漩涡,创业更是九死一生的地雷阵。可以说,过去这半年我用自己的人肉趟过地雷阵,把之前所经历的各种酸甜苦辣分享给各位。
归or不归,that is the question
今天在座诸位来,肯定是怀抱着一份属于自己的憧憬,至少希望能够听到一些真实并且有启发的经验。海归的机会成本取决于你目前的状况。如果你已经在美国工作了一段时间,在这边有家有稳固的工作,那么海归时要更加慎重。毕竟,国内大部分公司的待遇上无法同美国相比。
海归求职的十字路口
海归并非只有创业一条路。除了自主创业外,大家可以找工作,或者加入已有团队成为合伙人或早期员工。在这个十字路口,有没有更详细的指路牌?有。
在当前求职,首先一点排除大部分的传统行业。尽管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刮 “互联网+”的旋风,但是不可否认,多年积累下的传统思路还是根深蒂固。于是,无论企业规模大小,传统行业的管理层对员工作用的看法仍然停留在旧的大工业时代,拼体力的难以理解拼脑力行业的用人逻辑。因此,一贯高大上的金融咨询、资金充沛的互联网公司、以及一些打法“前卫”并且能提供上佳平台的综合性企业是大家的首选。另外根据我个人观察:凡是值得去的行业和部门,一般都比较流行“师徒”文化。这不难理解:有职场前辈在各方面指点你提高,而不是仅仅只把员工当机器人上的一颗螺丝钉,这才能真正突显员工的价值。
以前有一个普遍观念,外企会是海归的首选。现在的形势已经非常明朗:由于大部分MNC在华分支呈整体收缩趋势,我不建议大家去国内的外企,除非你图的是lay off时的分手费。在继moto、微软、Adobe之后,惠普、亿滋、三星、HTC等跨国企业今年陆续启动了裁员计划,而且外企一旦开始裁员,永远是最先拿中国区开刀。外企今天的处境,完全是他们自己造成的。从改革开放开始迄今,在华的外企只是把中国当成产品的销售地和廉价工厂的来源地,并没有真正与中国本土人才共同发展的意图,更没有实质生动。所以我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在“给予员工明晰的职业上升通道”这一要素上,并不是中国的企业普遍做得太好,而是500强外企们普遍太糟。当然,凡是没有绝对,还是有一少部分重视在华业务及人事的外企。是否重视中国区员工,其实能够在第一眼就看得出来。
如果您已经是在美国工作多年并拥有一技之长的专家,我的建议是优先选择从B轮融资到pre-IPO这一系列融资阶段的公司。这其实与在美国找工作的思路是一致的。大兰筹公司(比如BAT)的高管职位自然有吸引力,但是如果一个重要性不高的岗位,还不如在美国大公司养老。另外,对于那些对资本扩张不感兴趣,甚至公开表示“我们N年内不上市”的公司,那么也建议大家在求职的时候回避。
由于TMT行业整体的高风险低成活率,绝大部分科技企业公司早期的股份不值钱。这是很多人心里明白,但不会嘴上提醒你的事实。股份不值钱归不值钱,但是不意味着公司会很慷慨大方给你股份,几乎所有的创业公司都会设立一个股权兑现条款(Vesting Schedule),比如“工作满一年后兑现25%,之后每月兑现2%”,这实际上更进一步削弱了初创公司的吸引力。当然我并不是把大家加入初创公司的热情完全封杀,我只是想提醒各位:对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若非你真正愿意commit某定初创公司,否则不要贸然加入初创企业。如果你是普通学校的应届“小鲜肉”,试错成本低,那么也无所谓。
最后,无论你去什么行业,最好是选那些能够体现你除了精力以外其他资源的场合,比如那些将你的人脉、知识、甚至名校背景给price in的地方,而不是一个单纯靠只有榨干精力才能创造价值的岗位。换句话,你应该选择那些能够通过经验、通过名气、哪怕是通过外在的title挣钱的岗位,不然就和富士康流水线上工人一样了。
创业是个大水坑
创业是个大水坑,里面水很冷。跳坑需要很大的决心和勇气,身体不适者慎入。另外,很多人是在岸上被别人挤下去的,此所谓“逼上梁山”,所以不要看到身边很多人都在创业也盲目工跟风赶时髦。
很多人会好奇创业过程中是否能cover自己在经济上的成本。这要取决于你如何看,大部分创业,尤其是开头,实际上没有正现金流。创业过程中所积累的交际网络、经验心得、管理能力等,却是otherwise无法获得的。这些积累,对后续创业或是回到大企业均有帮助。
难题:如何拉团队?
创业最重要的是团队,有了idea后第一步也是拉团队,这已经成为共识。
有一句流行语:“天使轮看团队,A轮看产品,B轮看数据,C轮看收入,D轮看利润,上市看某监管部门”体现了团队的重要性。注意:这句话的“天使轮团队”主要指创业项目的估值由团队成员纸面上的履历(比如哪个学校毕业的,是否是BAT alum, etc)所衡量,与真正意义上团队的“齐心、互补、有执行力”的标准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后者(即真正意义上的“团队”)自始至终都在决定创业公司的成败,对于创业项目至关重要。
海归的特点是单兵能力过硬。从考T考G、到PhD答辩、再到找工作、申请H1b申请绿卡……大家在美国经过这么多轮层层筛选,个人技术能力绝对过硬,这是咱们的优势。但是单人能力强了以后就会带来一个问题:组团成本增加。本来美国这个地方就已经地广人稀,再加上各自眼界甚高,平时一起打球吃饭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一旦听到关键句“洪哥,咱们动手吧?”就开始打太极。这也是人之常情。大家在美国基本都是6位数的收入,一出来基本就要归零,在风投介入前甚至还要贴钱。
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没有捷径。只有多在线交流,多参加活动,多抛头露面才能增大接触到合适合伙人的机率。Social了不保证能找到,但不social保证找不到。
肯定会有人问: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合伙人团队,难道就不创业了吗?我身边也存在这样的光杆司令。不过一来他们的精力远远超越常人;二来他们所做的项目无一例外地满足市场分割度高,无法scale的特性。另外,一些诸如培训、咨询、中介、媒体等项目也适合单个创始人运作。这些项目(更贴切的说法是自由职业)从一开始就更适合单人运作,故团队的因素不大,但还是无法scale。总之,如果你要成就一番大业就必须有团队。
你所不知道的:当下严峻的招聘难
受中国人口政策及整体经济的影响, “90后”的总人数比80后减少约30%-40%。并且由于中国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人避苦趋乐。就业市场不但不再是雇主占有绝对的话语权,而是由优秀人才占有绝对的话语权。仅仅在十年前,中国顶尖大学的热门专业的学生都穿着笔挺西装四处投简历找工作。而现在,无论写字楼还是工厂,无论是小企业还是大公司,都面临招人难的问题。我们之前曾经招聘一个普通的行政,在总共15位电话通知并确认了面试时间地点的面试者中,有5位迟到半小时以上并且不通过电话邮件打招呼的,也有2位电话中口头确定但是no-show的,也有面试offer签字后一拖再拖最后反悔不入职的。
这些情况,是曾经经历过中国十年前的招聘难的人们不敢想象的。我在美国既当过上市公司面试官也自己开过公司,这些“突发事件”也从未遇到。
我们一开始以为:或者我们庙小,所以难招人,于是曾经一度憧憬:在等到下一轮企业融资时,我们就会不再面临招人难的问题。但我们错了。甚至像高盛、腾讯那样的企业也面临招人困境。
在《人才快速扩张的招聘策略》一文中,我们发现:初创公司所遇到的这些问题,腾讯们很早就发现了,比如:
- 优秀的人才不是通过市场上公开渠道找工作的。公开的招聘广告最多只能覆盖到10%的主动求职者身上,而且从公开市场上找来的人的能力不如前者 。
- 年轻员工成为主流。他们的流动性非常大,今天接到Offer来到公司上班,第二天可能就走了。有时候因为找到了更好平台,也有时候因为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理由。
- 没有办法在深圳本地找到足够多优秀的人才;从外地挖人来深圳,成本非常高
解决方案也与我们不谋而合:1.及早锁定在校生;2,重视内部培训;3,通过内部渠道推荐,提供推荐奖励;4,除了在工资上跟进市场价外,还要多花精力关注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当然企业资源有限,不可能各方面都做到足够好,需要努力寻找一个均衡。
两个执行环节的常见误区
在创业的细节上很多新人存在两个误区,以为创业的第一步是开公司和租办公室。我的建议是先整合团队并尽早启动实质的项目,尽量推迟公司注册及办公室租赁。
公司注册的主要目的是资金归集,因此在出资股东或者风险投资引入之前没有必要着急注册公司。我在中美均有公司,我本人的实际体验:比起美国的法人体系,国内的工商税务等方面的手续相对繁锁。一些在美国通过信函或网络很容易办理的手续,回国就必须亲自去网点盖N个章。虽然有会计公司代办,但是快递身份证也十分麻烦。所以我强烈建议先拉团队,把项目做起来后,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没必要注册公司。当然专利、商标、域名一旦确定了就应尽早注册,这和公司注册是两码事。
在选址办公室上,很多创业新人喜欢贪大超前。其实甲级写字楼或办公室并不是创业的必须。很多早期研发、运营等工作完全可以在住宅内完成,不但价格便宜而且更容易凝聚团队。当然也有例外:如果你的产品已经正式进入量产阶段,或是你做餐馆实体店,请忽略这一点。
另外,考虑到初创团队规模不大的特点,可以考虑租用孵化器。租用孵化器的好处是里面有很多和你一样处于早期阶段的团队。作为一个初创公司,你不会感到孤单,有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左邻右舍——即“社区”——进行解决,前提是这个社区有一定品质。另外,孵化器的另一个好处是租期更灵活,且不需要装修。考虑到初创公司的首份租约极少超过18个月——要么关张要么扩张,租用孵化器更有必要。国内还时兴在咖啡馆内办公。一些咖啡馆有给电脑摆放的工位,这是一种特殊的孵化器。
撑墙理论——给初次创业者的谏言
撑墙一种极限运动。这种运动的原理是:先用一只脚稳稳地撑在一面墙上,以这只脚为支点,再将另一只脚撑在另一面墙上,如此交替往复,最终成功登上墙壁顶端。整个“左-右-左”的过程与当今创业公司的发展模式十分类似。我们做为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一方面要面对上游供应商或是内部人才,另一方面要面对下游客户。在创始初始,这两方都是身外之物。那么正确的创业方式就是先拉拢其中一方,待其稳固踏实之后再向另一方扩展。
以滴滴打车为例,这种业务模式一端是出租车群体,另一端是乘客。滴滴在创业时,先地推搞定几家出租车公司,再向APP的乘客用户推广,再进一步渗透到更多出租车司机。等街上的出租车司机大部分用滴滴时,他们再开展专车、巴士等新领域。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有一个牢固的支撑点。我听到底下有人在谈Uber,这是一个好问题,Uber的确是一个“通过算法让乘客找到司机,让司机接到活”的平台。Uber的发展历程并不太符合上述“撑墙理论”,这种建平台创造新模式同时吸引两方需要创始人拥有异常充沛的资金,异常丰富的经验,异常强大的执行力,以及异常的好运动。算算你自己有多少概率成为下一个Uber吧……
再举一个例子,很多O2O平台都倒了,原因在于他们在创始时都雄心壮志地一口吃成胖子,但是这些平台一缺少服务提供商家,二来用户获取的成本极高,最终导致目前阵亡最多的创业项目就是O2O。相反,那些拥有线下资源,并且实实在在经营的O2O们,成活概率要大得多。
总之,不要被类似空中楼阁的“平台”所忽悠。胆子可以更大一些,步子可以更快一些,但每一步都要扎实。
地点的选择
Donald Trump 有一句名言:“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自《The Apprentice》开播的时候开始,重要的事情说三篇这一坏习惯就开始流行。
选址并不没有一个万能的“标准答案”,对于金融及TMT等行业而言,强烈建议首选京沪广深一线城市,至少也得像杭州/武汉/南京甚至成都这样的大学高度集中的城市。金融和信息科技产业只有在高密度的人才聚集地才能发展,这已经被无数例子检验了的。或许,二三线城市甚至一些县能提供较好的政府扶持,那里人工更低,房价也更低。但你必须明确你手头上最宝贵的是时间成本。对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只有上述城市才有可能招到研发人员。当然,主基地、注册地、生产地可以在不同的地方,这里是讲主要的base。
我们年初时选择落脚在深圳。原因有几个:一是这个城市比较年轻,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年轻人也更有活力;二是因为深圳在制造业上配套完善;第三个原因是深圳的空气质量是一线城市中最好的,参见下图
后来选择放弃深圳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深圳的增量人才数目逊色于其他大城市。比如一些职位的学历要求,其他大城市本科起,放在深圳就只能大专起;一些在外地硕士起招的职位在深圳就只能本科起招。我奉劝不要迷信“学历不强但能力强”的口号,因为在高度需要创造力的技术岗位上,学历毕竟与能力高度正相关。另外,深圳的房价在最近这一年跳跃式增长,一举超过上海和北京跃居中国内地城市第一。房租等生活成本的提高,买房更是成了绝望,总之大大降低了深圳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我们用了很多方式,包括大幅提高工资,但是武汉、成都的开发人员就是不愿意迁到深圳。
最后,祝大家无所谓海归与否、创业与否,都一帆风顺、心想事成。
问答环节
问:李总您好,如果我决定海归创业,您有什么VC可以推荐的吗?
答:不同的VC对于行业不一样。在起步阶段,尤其对于初次创业者,我建议寻找善长于提供各项资源的VC / 孵化器。“资源”这个概念包括人事招聘、包括媒体公关、包括客户引荐等。如果是海归+初次创业,很多资源基本为零,这时候来自各方面(包括VC)的资源就更有价值。
每个公司风格不同。拿经纬举例,它的特点是“买赛道”。赛道就是指一个细分领域,比如之前的一个风口的是O2O行业,他会把这个细分领域凡是能介入的都给投了。另一些项目比较注重品质,所投项目的数量并不高,但单个投资金额比较高。具体可以散会后单独细聊。
从整体上年,真格基金对海归情有独钟,毕竟徐小平老师曾就职于新东方。新东方可以算是中国创业界的黄埔军校。同样作为创业者,我也更乐意于接受理解海归,并且有自身使命感的基金。
问:刚才谈到了一个风口的话题,您个人预计下一个风口是什么?
答:预计很多都不准确,只能尽主观努力,包括VC自己在预测风口时都给出置信区间。
事实是:最近几个月主板市场走低,势必波及到PE,再到机构VC、天使。而且今后二级市场向一级市场之间、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之间的传导速度会越来越快。我听说一部分美元基金已经减少了投资的预算,另外也听说一些已经签term sheet或者尽职调查的项目的投资都取消的传闻。如果你关注一些创投圈的媒体,时不时听到 “创业冬天已经来临”。即使冬天真的来了,也不意味着不能创业。事实上,Google是在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时崛起的,而Airbnb则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显露头脚的。正是在一个去伪存真的大环境里,那些拥有明确赢利模式、赢利周期短,甚至正在现金赢利的公司更容易存活,也更容易受VC青睐。
如果论细分行业或者领域,个人更看好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项目。依据有很多: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中国的适龄劳动力的总量和从事制造业的意愿均在断崖式下降。我也曾经去一些工厂实地参观过,大部分企业均有提升效率的空间。这一块也是一个实打实的市场,适合新兴企业,不存在互联网业“赢家通吃”的规则。当然这个行业的定制性非常大,所以并不是一个能够快速scale的产业。
问:在海归后您如何做到尽量“接地气”的?
答:我在回国启程前夕曾经写过一篇《“融入”的美国梦 你醒了吗》,中心思想是:所谓 “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纯粹吃力、没好处、且办不到。
同样的道理反过来,接地气这事,第一不可能完全实现,大家从小都是喝墨水长大的,在没有出国之前就已经和社会上的三教九流们划清了界限;第二过程很痛苦,成年人要用一种不确定的目标去刻意改变自己会很困难;第三没有好处,大家的时间精力有限,还是应该把有限的注意力和社交精力集中在刀刃上。
从更高一层来说,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人存在于社会上,还是要Be yourself。坚持做你认为对的事情,才能体现价值,比如我上汽车后有系安全带的习惯……另外 “地气”的定义随时代迁移也在不停地变幻。
当然,个人是否接地气与整个创业项目是两回事。从我们自己以及周边一些朋友来看,商务拓展环节,包括与地方政府的对接,最好有团队内部的相应的角色进行担当。当然我也见过通过与外部合作实现的。
问:您觉得国内的商业环境是否是一个很大的阻碍或困难?
答:首先就我们自己的创业项目而言:我们主要是闷在办公室做前期的研发,与外界打交道的需求很少,正好我们主打产品是AGV,所以用“闭门造车”这个词可以恰如其分地代表我们至今的状态。
跳出来看整体,毕竟近年来中国商业环境在改善。另外,有些人之所以有“美国商业环境不存在潜规则”的错觉,是因为华人在美国普遍没有进入权力核心圈因而认知与事实存在偏差。
抛开这个具体的话题,如果你对于创业环节中任何环节有比较强的心理顾忌,还是你建议安安稳稳地工作——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