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36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001

即便拿到原始股,收割最大收益的人也不一定是你

$
0
0

编者按:本文是李笑来正在预售的《七年就是一辈子》中的内容,略经 36 氪编辑。作者李笑来的微信公众号为 “学习学习再学习(xiaolai-xuexi)”。

没有完美的组织,顶多有更好的组织。 以下是我在 2007 年 10 月份写的一段文字(对我来说都是上上辈子的事儿了):

昨天(2007.10.15)新东方(NYSE: edu)的股票高开,最终收盘价为75.2美元。按照发行价约15美元来看,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里,涨了整整四倍。

有趣的是,很多(甚至大多)拥有股票的新东方内部员工在这一年里,早就把股票买了出去,有30美元的时候卖出的,有40美元的时候卖出的,有50美元的时候卖出的,有60美元的时候卖出的……(也许应该有30美元卖出,40美元的时候后悔了有买回来的)

理论上讲,去年新东方上市的时候,随便哪个新东方老师,在二级市场上,有机会以 22 美元左右的价格买进新东方股票 2,000 股,投资 4 万 4 千美元,大约 33 万人民币左右的话,那么,这位老师在这一年中就算整天睡大觉,到一年期限过后,就会发现自己的帐户上多了大约 80 万元收益——大约是新东方最赚钱的老师的年薪的 2~3 倍。

可事实上,有没有哪位新东方老师这么做呢?据我所知,貌似没有,一个都没有。

为什么内部员工反倒相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对公司更没有信心呢?可能的合理解释是内部员工更容易看到更多不合理的现象。于是,内部员工往往对公司更没信心。说来是件特别滑稽的事情:整天撅着屁股给一家公司打工,却不相信这家公司的股票会不停增值的员工对公司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当然,另外一个合理解释是,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内部员工并没有机会接受正确的投资教育。

然而,我想说的是另外一回事儿。很多公司的成功,事实上并不是因为每件事儿都做对了,而是因为起码做对了某一件或者某些事情。最终某些公司失败了,更可能的原因是一件事儿都没做对。

http://t.cn/R4CWB1J (那时候的博客数据库现在已经坏了,还好,archive.org 上有镜像备份,神奇的互联网……)

这并不是新东方独有的现象。当年的网易、腾讯,去年的阿里,以及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在上市的第一年里绝大多数“原始股”都被员工抛售了,还有一部分甚至在上市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已经被抛售…… 投资这事,真的不一定像绝大多人误以为的那样,越早买越好 —— 若是 Facebook 上市的时候,在二级市场上购买,拿到今天一直不动,也不知道涨了多少倍了…… 即便拿到好公司的原始股,真正拿到最后收割最大收益的人实际上总是寥寥无几。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00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