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36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001

微信拼团这件事,有可能做成移动端的聚划算吗?

$
0
0

通过朋友圈的人际传播,微信这个超级应用之中有可能诞生下一个团购大平台吗?

“我买了韩国进口58元净重998g纯进口零食大礼包,10人成团还差2人”、“我买了26.8元秋冬季加绒加厚魔力打底裤,5人成团还差1人”... 这是我在一个名为“拼多多-多米粉丝群3”的微信群里,每天被刷屏的信息。

在混迹这个单纯以拼团买货为目的的微信大群的第三天,原本只想做个旁观者的我,发现了一个“0.1元智利车厘子2斤装的10人团,限量200份”的 deal,无奈价格太诱人,没忍住也下了一单,后来发现成团还缺两人,又安利给了自己的两个闺蜜。并且,由于这个价格是所谓的“APP专享价”,我被引导下载了一个名为“拼多多”的应用,接着在里面完成了支付整个流程。

“拼多多”之所以引起我们的注意,是因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产品前一阵在APP Store生活类的排名一直比较靠前。比起榜单队伍中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安居客、链家、汽车之家等),它的出现显然让人有些困惑和好奇。

打开APP,你可以发现林林总总的拼团deal,品类涵盖食品、美妆、生活用品、母婴、海淘等多个方面,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万不等。不过这些拼团的供货商各不相同,因此拼多多更像是个大 Shopping Mall,为不同的商家引流提供一个卖货的平台。

某种程度上,它和“聚划算”十分类似,本质上都是团购形态的衍变。只是在前端流量获取方面,“拼多多”巧妙地通过微信上凑人数买实惠的形式,达到了吸粉+团购的双重目的。这个玩法的特点在于,倚靠社交媒体传播的力量和拼团者之前的信任链条,拼团的过程相当于为平台做了免费的推广,带来了低成本的装机量。

未命名_meitu_0.jpg

移动电商市场发展到今天,各家的困扰总扰不开流量怎么尽可能便宜地获取?以及怎样精准地分发流量,高效地达到受众?这也是微信拼团最近一直很火爆的原因(我们尝试着搜索“拼团”二字,出现的公众号不下几十个),因为它选择在流量最充沛的社交应用上做文章,通过“拼”的动作促成用户间的自传播,大大降低了获客成本。对于用户而言,则节省了TA的购买成本(便宜)和时间成本(不用挑了)。

不过组建一个利用微信拼团引流获客的平台,有可能做成移动端的聚划算吗?

表明上看,似乎是很可能的,因为它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了电商的命脉——流量。同时,利用了众筹的玩法把电商生意从传统的B2C变身为了更个性化的C2B。

不过“聚划算”的崛起除了依托淘宝的可观流量外,也和平台之前与商户、品牌建立起的绑定、用户对平台的信赖、以及平台长期建立的一套规则等息息相关,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快速模仿。

同时微信拼团模式本身目前阶段还存在这样几点缺陷:

1、“拼”的玩法导致用户冲动型消费为主,品牌意识较弱,对具体哪个平台发起的拼团并不关心,忠诚度低。

2、消费体验上,如果每次买都需要转发拉人,无形中反而增加了购买的门槛。

3、拼团的门槛很低,导致模仿者众多,素质参差不齐,市场有待规范。许多拼完后就没有了下文,用户体验大打折扣。

4、重度依赖微信单一平台,今后可能有相关政策型风险。

5、用户“拼”的热情会一直高涨吗?仍是个疑问。

最后,如果你对微信拼团有自己的解读,欢迎与我交流:congjia@36kr.com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00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