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36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001

VC里的外行人和内行人

$
0
0

Image title时常有创业者想着冲入一个陌生的传统行业,套上互联网的武装,喊着要“颠覆”、“革命”又一块市场。他们中有的人最后真的就做成了,有的则吃了一鼻子灰。

关于“创新究竟更多的来自外行人还是内行人”,这类聚焦在创业者身上的讨论之前已经很多了。在资本市场出现泡沫和寒冬的论调下,推动创业者背后的资本力量或许也该来一场这样的讨论,也就是:

推动创业者实现创新的资本,究竟更多的来自于传统VC还是外来VC?

我们不妨先来粗浅的定义下传统VC和外来VC,也就是VC里的内行人和外行人究竟是谁。内行的VC当然指的是传统的风险投资机构,除此之外,干着风险投资这件事的其实还有企业投资者、对冲基金、共同基金和众筹模式的人。这些人大概可以粗浅的划到“外行VC”里。

要解决上面那个问题其实很容易,只要把过去几年贡献出重要创新成果的公司背后的资方全部统计出来就知道答案了。我没有做过具体的数据调研,但传统VC的数量相信会占绝大部分比例。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风险投资的主要力量,基数本来就比较大。

余晟之前在《那片适合创新的池塘》对创新这件事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

如果把创新者视为青蛙,创新环境视为池塘,成功视为池塘彼岸,那么各种外部因素就相当于水面上的荷叶。想要抵达彼岸,你必须借助一片片的荷叶,但你永远无法知道打开跳上某片荷叶会遇到什么,也不知道它能通向哪几片其它荷叶。唯一能确认的是,荷叶越密集,荷叶之间的距离越短,抵达彼岸的几率就越大。

从这个观点看,外行VC和内行VC各自的投资诉求、投资经验、投资技巧和投资理念都不一样,资本力量的多样性有助于发现并支持更多的创新举动,推动创新的可能性也就更大。所以不论对风险投资这个行业来说,外行人和内行人都可以很好的补充这种多样性。

但如果我们跳出来看,一块理性的资本市场环境往往是需要维护成本的。 mark suster把当前互联网科技企业虚高的估值和泡沫怪罪在“non-VCs”的加入,他认为这些外行人是资本坏境的破坏者。因为外行人的眼光和专业的内行相比不够理性,他们的涌入会让整个资本市场变得疯狂。

国内有些实业老板近年来看到互联网大火纷纷丢下麻将打牌的爱好,换上西装去读MBA和总裁班,出来后丢下实业,把钱全投进互联网。这部分人的加入对资本市场肯定是有不好的影响的。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目前互联网带来的这波技术红利已经快被吃光了,到了开始改造农业这种古老行业的阶段,技术可以挖掘和利用的空间正在变小。过了技术红利,风险投资和传统VC的作用其实也在减小。

Jerry Neumann援引Perez的观点指出,我们现在到了技术的“部署阶段”。从“创造”和“利用”更多的转向“部署”,这个变化意味着金融资本(Financial Capital)的力量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更多的中坚力量会转移到行业战略意义上的投资(Production capital)。

这个观点很有趣。Fred Willson借着这个观点又进一步思考,他在博客里指出,Financial Capital包括了VC、对冲基金、共同基金等,Production capital更多的则来自于各大企业内部——他们为了让自己公司的产品体系形成正向的创新循环,拿出的投资创新技术的那一笔钱。这笔钱因为是战略投资,当然属于外行人的钱。这样看,他们的作用似乎又不容小视了。

所以总的来说,外行VC的加入很可能对风险资本市场起到破坏,造成整个环境不理性、估值虚高、泡沫等不良影响,但到了技术红利逐渐消耗殆尽的部署期,这些所谓的外行人也许会发挥出自己的功效。

本文最初的讨论来源于Fred Willson的博文“outsider vs disruptor”,国内VC行业或许也需要对这个话题的探讨。如果有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投资人,欢迎邮件讨论:suxiaoqiang@36kr.com

图片来自于网络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00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